(樂購網專欄 作者:葉小舟)在現實生活中,有一個著名的“擠公車效應”:一輛公交車靠站,車子下面的人緊著喊:擠擠,再往里擠擠,還能上一個?善湟坏┥先,這在下面喊得最兇的人,態度卻立馬來個180度大轉彎:擠死了,上面沒有位置了,快關門。
10年前,靠著免費的招牌打下電子商務大半江山的馬云,日前公開表示,技術十年前可以免費,但今天互聯網創業還靠免費就是找死。
筆者看來,這就是進入廟堂的“磚家”之言,也是擠進公車核心的“權威”之談,當不得真。
確實,與10年前相比,互聯網已經發展已經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但是,互聯網的核心并沒有變化,本質依然是“分享”。新浪的新聞,搜狐的視頻,網易的郵箱,騰訊的QQ和微信,中國移動的飛信,淘寶的購物,谷歌的Android系統都是以免費為主。而且,這個范圍不斷擴大,包括各類雜志、游戲、應用都不斷加入到免費的行列。創業者能無視這個現況,去撞收費的“南墻”嗎?
而從發展來看,互聯網免費服務是大勢所趨。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更新換代,大家獲得服務的成本越來越低,免費自然是大勢所趨。對于這個大的方向,微軟沒有懷疑,谷歌沒有懷疑,騰訊沒有懷疑,連馬云自己都沒有懷疑。不管是淘寶,還是阿里巴巴平臺,都沒有對大眾消費者收費。而且,將來也不會有收費的打算。
對于互聯網創業者,“免費模式”尤其重要。目前,互聯網的技術日新月異,對于創業者來說,你想得到的,別人不一定想不到,就算你有獨創的思維,在設置收費門檻之后,模仿者和跟隨者很容易就把你超越,把你拍死在沙灘上。
馬云批判互聯網創業的“免費模式”,就是“擠公車效應”的體現,F在,靠免費起價的阿里巴巴平臺,已經成為龐然大物。自然不希望更多的人擠進富裕的公車,與其分享電子商務的蛋糕。諸如京東、當當,甚至一號店的崛起,就是一批剛擠進車的人,給阿里平臺不小的壓力。公車下,還有更多的電商平臺在努力。
對于一個即將要退休的互聯網老人,我們沒有必要跟他較真。因為他做管理、公益、演講的時間越來越多,了解用戶的時間越來越少。他已經脫離互聯網創業的隊伍,成為一名公眾人物。
互聯網創業的大旗,還是由更多的年輕人來扛吧!
【想看更多互聯網新聞和深度報道請關注樂購網官方微信。(微信號:樂購網)】
推薦閱讀
速途網訊 4月1日消息,隨著移動終端的迅速普及,醫療類APP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如掌上藥店、杏樹林等。3月31日,著名天使投資人薛蠻子在2013中國(深圳)IT領袖峰會上表示,現在是移動醫療投資的黃金期。 健康需求促>>>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互聯網創業的“免費模式”將死?
地址:http://www.brh9h.cn/a/04/20130402/264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