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滿一個月,眾貸網已然“夭折”。
4月2日凌晨,一網名為“飛牛”的自由投資者發現自己突然被踢出了“眾貸網”的官方投資者群。敏銳意識之不對勁的他立即打開P2P網站眾貸網(全稱“海南眾貸投資咨詢有限公司”)的官方鏈接,發現網站上數據信息已全部清空,僅留下一份公告。
該公告稱,“由于管理團隊經驗的缺失,造成公司運營風險發生,所有的投資都造成了無法挽回的經濟損失,現在的情況是破產”。
4月2日,眾貸網宣布倒閉的當天,有投資者分別前往公司在工商資料和招聘信息中留下的三個不同辦公地點,均未找到眾貸網辦公人員。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借款人還沒回款就已經倒閉,有些蹊蹺。”2月4日,第三方網貸數據平臺海樹網創始人潘瑾健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道。
不過,該公司法定代表人盧儒化在公告中表示,對于投資者的損失,已經用自己的資金先行按照一定比例墊付給投資人,墊付款已經通過網銀轉賬給投資者。盧儒化之意在于強調“這不是跑路”。
據悉,4月1日晚上,的確有部分投資人接到眾貸網的電話,要求填寫銀行賬號并進行退款。目前,已有一部分投資者退還80%-90%的本金,也有一部分投資者沒有收到退款。
承諾月息3.8%
眾貸網是目前火熱P2P網站中的一名“新生兒”。根據海南工商局資料顯示,海南眾貸投資咨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月15日,注冊資本1000萬元,法定代表人是盧儒化。其中,盧儒化占99%的股份,另一名股東何健占1%股份。
但是,這個“新生兒”很快“夭折”。“我們監測到正式上線時間是3月10日,由于他們數據刪除太快,初步統計這20多天交易量約600多萬元。”4月2日,第三方網絡貸款行業平臺“網貸之家”負責人徐紅偉接受本報采訪時稱,涉及投資者60人左右。
據悉,眾貸網上線之初,想盡各種方式讓公司業務火紅起來。除了承諾投資者紅包獎勵、豪華旅行等,新開張的眾貸網還拋出了高額回報率,吸引了不少投資者。
眾貸網的投資模式與大部分P2P一致:投資人通過第三方支付國付寶或銀行將投資款打給眾貸網,拍標完成后再由眾貸網將此筆款打給借款人。
“我們懷疑根本就沒有后面一步,極有可能虛構項目、借新還舊。我們與網上標注的擔保公司聯系時,對方稱沒有與眾貸網有業務聯系。”眾貸網一位投資人稱。甚至有投資者質疑,部分退回本金也是該網站“行騙”手段之一。
眾貸網突然“倒閉”,4月2日下午,多位投資人對本報回應,1日至2日陸續收到眾貸網退回的投資本金,平均退回率在80%-90%,每位損失在5000-10000元左右。
“我于3月29日投資了20萬元,網站承諾的利率是3.8%/月,不收任何管理費。目前我收到了19萬元的退款。”一位不愿公開姓名的投資人對本報記者透露。
投資人提供網站借貸項目標的(詳細數據已被刪除)顯示,以房地產項目建設、公司資金周轉等為主,多標記有擔保公司擔保。
破產還是跑路?
事實上,早在3月22日,“網貸之家”論壇上就有帖子對“眾貸網的倒閉”發出預警。
該帖稱“眾貸網股東也竟然在各搜索網站沒有一點記錄。一位不滿27歲的毛南族(主要聚居廣西北部)小伙子,南下海南,投資了1000萬元。眾貸上線已有十天了,平臺對投資者的質疑從不回答。對于投資者的合理要求,平臺老板從不回應,依稀聽到了跑路的腳步聲了。”資料顯示,盧儒化1985年9月20日出生,廣西人。
更為可疑的是,眾貸網竟沒有對公賬戶。投資者通過銀行或第三方支付國付寶兩種方式,直接將投資款打到盧儒化的工商銀行個人賬戶。
據國付寶內部人士透露,眾貸網上線以來“通過國付寶打款的資金為80多萬元,資金也是打到盧儒化的個人銀行賬戶”。也就是說,第三方支付機構也無法凍結和阻止盧提現。
國付寶與眾貸網簽訂一年期的合作合同,“現在眾貸網宣布倒閉,我們會終止合作合同。”由于國付寶對眾貸網的手續費收取是實時扣除的,不存在經濟損失。而在三個月前卷款2000萬跑路的優易網,其合作對象也是國付寶。
面臨違約頻現的P2P,國付寶表示希望盡快出臺行業合規標準,至于是否會追究眾貸網違約責任,國付寶回應正在研究之中。
長期關注P2P行業的法學教授黃震(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金融法研究所所長)也對此公司突然“破產”提出質疑,他發表微博稱,300萬元壞賬“也不足以讓企業破產啊。再說,即使破產也不必要刪除網上的資料啊。銷毀證據讓人更懷疑”。
潘瑾健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眾貸網推出的月標產品特點是按月等額等息還款法,哪怕剛投進去第二天就發現是個騙子,也得熬著等一個月才能確定能否回款。”
“目前眾貸網的數據都被刪除,已經無法統計其數據。”潘瑾健對記者說。另據投資人反映,投資主要是將賬款達到盧儒化在國付寶的賬戶中。
據了解,第三方支付公司在跟客戶開戶的時候就有協議,客戶隨時可以轉走資金。因此第三方支付公司是沒有動力也沒有權力去凍結客戶賬戶的,也不需要負任何法律責任。
缺監管導致亂象
網貸行業近年來不斷涌現新的平臺,交易規模一直在擴張之中。根據網貸檢測研究機構海樹網的估算,去年國內網貸行業的交易規模估算達到200億元以上。
P2P網貸是近年來在開辟理財新渠道、助力小微企業融資的互聯網金融新模式,但由于監管的缺失、行業進入的零門檻,存在不少風險。
此前,淘金貸、優易網、安泰卓越等多家P2P網貸先后曝出“卷款跑路”。這讓近年火熱的P2P網貸平臺再次引起公眾關注。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該行業準入門檻低、監管缺位,打著P2P網貸的名義行詐騙之實。
理論上而言,P2P網絡借貸平臺屬于民間借貸,從事的是金融業務,但這些平臺并不具備金融中介機構所應有的金融許可證,多數網貸平臺在工商部門注冊的是“咨詢類公司”。對于此類公司從事金融業務,尚存監管空白。
潘瑾健對記者說,這是一個完全沒有門檻的行業。“在網上花不足2000元就能買到網站模板,并將其裝修成一個網貸平臺,憑此注冊一個域名并與第三方支付平臺合作,接著就給網友秒標或者類似于眾貸網所說的海南豪華游之類的好處吸引投資者。”
而在資金托管方面,現在沒有商業銀行來托管資金,目前網貸平臺的資金基本都是放在支付寶以及財付通中。此前,拍拍貸CEO張俊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投資者的資金還是放在以公司名義開設的個人賬戶里,第三方支付平臺并不能監管這些資金,多是靠行業本身的自律,但也希望能夠得到托管。
推薦閱讀
北京時間4月2日晚間消息 周二,瑞銀(UBS)分析師給予Groupon“賣出”初評,目標價4.4美元。受消息影響,Groupon股價大跌7%,至5.54美元。 瑞銀認為Groupon商業模式是未經驗證的,且該公司正在經歷一個管理變革期。上周>>>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brh9h.cn/a/04/20130403/264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