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一群人,他們稍微遇到批評、指責就一蹶不振,一被批評就“蔫吧了”,遇到挑戰就畏首畏尾,全盤否定自己,甚至被罵一句就久久不能釋懷,一度產生“不想干”的想法。這種玻璃心的人想必是不受歡迎的。“批評雖然是一種負面反饋,但是能幫你看到進步的空間,這也是一種積極的角度。”來自淺橙科技部用戶運營部的Sasha說道。
要求員工心理強大,是很多領導的共識。螞蟻金服首席執行官彭蕾在一次會議中發表自己對于“什么是合格人才”的看法,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皮實”。可見,負能量和玻璃心的員工是不受歡迎的。有時,這些壞情緒的滋生連自己都覺察不到,但其產生的危害卻是不可忽視的:不僅影響自己的工作效率,還會影響整個團隊的士氣。一次,部門里一個新項目,需要一個小方案予以協助,文案同學思路有些打不開,于是請求另一個同事一起“頭腦風暴”。不知情的Sasha在詢問項目進展時反問了一句“這樣一個小方案還需要兩個人想嗎?”文案的小女生立即委屈地解釋了一番。原以為這事就過去了,后來Sasha通過別人才知道,小姑娘回到工位時抹眼淚了,認為領導不認可自己的能力。Sasha當時的反問只是順嘴一提,實際上姑娘平時的表現還不錯,絲毫沒有不認可的意思。
也許很多人也跟小姑娘一樣,把這樣的狀況歸因于沒有遇到一個慧眼識珠的好領導,甚至會產生辭掉工作換個老板的想法,但往往發現同樣的情景仍會在新工作中上演,因為讓你委屈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別人的態度,而在于你有一顆易碎的玻璃心。
換個角度想,如果拋棄了玻璃心,擁有更堅強的內心,你會不會發現自己得到了很多好處?當領導完全放手把工作交給你時,或許正是源于你們之前一遍一遍地溝通、試錯而產生的信賴;當老板對你的進步豎起大拇指說“干得漂亮”時,你是否覺得從前那些被虐、被罵的慘痛經歷都有了新的意義?
身在職場,就要懂得用結果證明自身價值的道理,抱怨和情緒化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反而會產生很大的內耗,對自己和公司都不利,尤其是像淺橙科技這樣的創業型企業。學會為自己的情緒負責,才是一個成熟的職場人應有的職業素養。
推薦閱讀
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各行各業催生出了豐富多樣的新模式、新業態,而智慧城市領域豐富的應用場景,成為新技術產業化培育的優良&l>>>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上海淺橙:調整心態,收起那顆脆弱的玻璃心
地址:http://www.brh9h.cn/a/05/309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