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昨天表決通過了關于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為互聯網時代的個人信息保護裝上“法律的盾牌”。
決定以法律形式保護公民個人及法人信息安全,確立網絡身份管理制度,明確網絡服務提供者的義務和責任,并賦予政府主管部門必要的監管手段,重點解決了我國網絡信息安全立法滯后的問題。
決定共12條,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保護信息
個人電子信息 不得提供出售
決定第一條規定:國家保護能夠識別公民個人身份和涉及公民個人隱私的電子信息。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竊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獲取公民個人電子信息,不得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公民個人電子信息。
決定第八條規定:公民發現泄露個人身份、散布個人隱私等侵害其合法權益的網絡信息,或者受到商業性電子信息侵擾的,有權要求網絡服務提供者刪除有關信息或者采取其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
解讀
一位網友抱怨,自己在國外出差還接到國內打來的推銷電話,損失不少話費……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在中國的廣泛應用和迅猛發展,泄露和販賣公民個人信息、網上詐騙、網絡謠言等行為也“應運而生”。
專家指出,我國有關網絡信息保護的法律規范還比較分散,必要的管理措施缺乏上位法依據。對此,決定開宗明義指出出臺這部法律是“為了保護網絡信息安全,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
清華大學法學院院長王振民評價說,近年來網絡個人信息的大量泄露嚴重侵害了公民的隱私權,也對社會秩序造成嚴重干擾,這部法的出臺將有利于保護網絡環境中的個人隱私。
垃圾短信
未經用戶同意 禁發垃圾信息
決定第七條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未經電子信息接收者同意或者請求,或者電子信息接收者明確表示拒絕的,不得向其固定電話、移動電話或者個人電子郵箱發送商業性電子信息。
解讀
五花八門的賣房短信、商品打折促銷郵件、保險推銷電話……這些垃圾電子信息總是不斷地闖入人們的生活。中國社科院法學所研究員周漢華指出,垃圾短信和個人信息保護是我國目前面臨的一大問題。許多國家在2000年左右逐步完成了反垃圾郵件的立法。這次通過的決定填補了我國相關法律的缺位。
身份管理
辦理網站接入 須提供真實身份
決定第六條規定:網絡服務提供者為用戶辦理網站接入服務,辦理固定電話、移動電話等入網手續,或者為用戶提供信息發布服務,應當在與用戶簽訂協議或者確認提供服務時,要求用戶提供真實身份信息。
解讀
今年4月,浙江臺州公安機關破獲了一個涉案金額500余萬元的犯罪團伙。他們通過玩家電腦植入木馬盜取游戲賬號,然后將盜取來的賬號放在網絡交易平臺上出售。警方分析,正是由于該案中犯罪嫌疑人租用的服務器不需要實名注冊,并在第三方交易平臺進行虛擬貨幣交易一般不需要實名認證,增加了公安機關的打擊難度。
北京郵電大學互聯網治理與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李欲曉認為,完全匿名環境下如何確認和保護合法權利皆為夢言。草案這樣規定實現了“以實名保護合法權利,以匿名構建自由交流之環境”。
國務院法制辦副主任袁曙宏表示,國務院法制辦將抓緊制定相關配套法規,目前正會同有關部門修訂國務院2000年制定的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辦法修訂草案將細化決定的內容。
監管權力
主管部門履職
網站應當配合
決定第五條規定:網絡服務提供者應當加強對其用戶發布的信息的管理,發現法律、法規禁止發布或者傳輸的信息的,應當立即停止傳輸該信息,采取消除等處置措施,保存有關記錄,并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決定第十條規定:有關主管部門應當在各自職權范圍內依法履行職責,采取技術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防范、制止和查處竊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獲取、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公民個人電子信息的違法犯罪行為以及其他網絡信息違法犯罪行為。有關主管部門依法履行職責時,網絡服務提供者應當予以配合,提供技術支持。
解讀
首都互聯網協會顧問孔繁榮認為,決定為維護網絡安全提供了更加充分的法律依據,有關主管部門首先要加強監管,對網絡運營商和服務商也要加強管理。
熱點解析
信息保護不影響
公眾網絡反腐
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關于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會帶來哪些影響?昨天,在全國人大常委會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有關部門負責人解答了熱點問題。
決定通過后,一些網民發帖擔心出臺決定會影響人民群眾通過網絡發表監督批評意見,以及舉報和揭露貪污腐敗行為。對此,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李飛表示“是沒有必要的”。他說,從近些年來查處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和領導干部腐敗案件來看,有一定數量的案件是人民群眾舉報提供線索查處的。其中,通過網絡舉報和曝光揭露出來的也有很大一批。在實際工作中,紀檢監察等有關機關要切實采取措施,完善社會監督機制,對通過網絡提出監督、批評意見,舉報違法犯罪行為的群眾予以切實保護,對濫用職權、打擊報復等違法犯罪行為要堅決查處,依法追究責任,決不能姑息縱容。同時,公民行使自己的權利包括利用網絡,應當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進行,不得損害國家、社會、集體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權利。
“制定這個決定,我們同樣還是要堅持依靠人民群眾,通過各種形式來揭露腐敗行為,依法懲處腐敗和違法行為。”李飛說。據新華社
推薦閱讀
最貴的機票,有多貴?說出來能嚇你一大跳——190萬元!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日前有媒體報道稱,一小伙兒網購一張900元的機票,在用網銀U盾進行交易時,被詐騙網站騙走190萬元。 當下,釣魚網站、網購詐騙、中獎詐騙>>>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網上發信息須提供真實身份
地址:http://www.brh9h.cn/a/11/20130122/257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