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購網專欄 作者:何璽)“每個科幻愛好者和癡迷技術的人兒都希望能擁有一個全息成像臺。不幸的是,制造全息平臺的技術還尚未被人類掌握。據說我們離這項技術可用之時還有大約10到15年的時間——這是 AMD 的專業人士 Phil Rogers 說的,他專攻 3D 技術工作已超過20年。
在《今日宇宙》的對話中,Rogers 列出了7個在全息投影進入應用之前的7個必須被克服的障礙:
1,比 IMAX 更好的視覺體驗:
希望大家都曾經坐在電影院的IMAX 廳里看過充滿特效的視覺大片(幸運的甚至看過哈勃 3D IMAX)。是的 IMAX 確實很牛逼,它覆蓋了你的大部分可視區域,但是你看到的畫面卻仍然不讓你覺得真實。全息成像臺需要360度保真。并且它還得明白,當觀影者走近時畫面上的物體也要變近,同理當觀影者走遠時畫面也變遠。當觀影者轉頭時畫面會產生相應的傾斜;當同時顯示多個視頻源時,每幅畫面都要完美地互相拼接。
2,絕無僅有的高保真的音效:
你身邊肯定有/或許你自己就是那種堅稱實體唱片的音質比 MP3 好多了的人。“相比聲音來說人類對視覺的感受更加模糊,”Rogers 指出。為了讓全息的用戶體驗更加真實,那么音頻不僅要是沉浸式的,并且在不同的方向或聲場中用戶聽到的效果也有所區別。而現在我們的環繞聲技術甚至都不敢說接近這個標準。
3,觸感
“我們還需要繼續發展觸覺反饋,比如一個全息影像中的人是嘗試與一個物品互動,他們需要感覺到自己是真的觸碰到了它們,”Rogers 說。“我們還需要繼續發展觸覺反饋技術,這樣用戶在和物體進行互動時就會覺得自己是真的碰到了它。目前最可行的方法就是定向空氣噴射(“targeted air jets”),還有現在還沒有被發明出來的傳感器!
4,高效的內存分配
“要保證全息平臺運作正常穩定,最好的方法就是實現 CPU 和 GPU 內存共享,”Rogers 說。在這個方向上我們目前的進步還是挺快的,不過要達到同時實現百萬級的并行處理(parallel precesses),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5,超強的處理能力
要動用百萬臺級別的電腦才能同步所有的圖像,視頻以及其它保證全息平臺真實性的內容,“問題就是我們需要百萬臺甚至更多主機級別的電腦,”Rogers 指出,“這就是說要等到全息平臺在商業上有可運作性時,我們所采用的原件不會有如此大的數量級和能耗!
6,找到付費客戶
當然,如果它沒有購買價值的話也很難在市場上出現!霸浻泻芏嗳藢懶诺桨讓m情愿,讓政府出資建立一個研發全息成像技術的企業,但是我看就現在來說可能性還很小,不過對人類萬幸的是,AMD 算是一個后備軍,企業認為商務視頻會議會從這項技術中受益很多,并且到時候可能不再需要費時費力的 PPT 制作,想象一下一個人正在做一個有趣的報告,他正在使用一個太陽系的模擬原型,當它說到某一片區域時,一顆星球就突然拉近了的情景!
7,目標瞄準開源社區
網上默默無聞卻潛力無窮的技術人員是很多的。AMD 計劃將全息平臺的建筑方案留給了網上的業余程序員們。到那個時候他們還會不會在使用我們現在的編程語言這一點還很難說,不過這應該也就和讓一個會 C++ 或者 Java 的人去搞硬件一樣的道理吧!
期待這一天早日到來!
推薦閱讀
(速途網專欄 作者:宗寧)3.15晚會揭露了互聯網隱私生意,引起軒然大波。因為太多人靠這條產業鏈吃飯了,所以紛紛出來洗地,比如像百度投資的金山這樣的公司也以安全的名義出來安撫大家,說請勿擔心。業內人士洪波和金>>>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從全息投影到全息平臺,必須克服7個障礙
地址:http://www.brh9h.cn/a/11/20130320/263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