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下午,在北京英特爾5G媒體溝通會上,英特爾院士吳耕博士談及5G時代時稱其將是通信和計算的融合體,并表示,下一個十年會迎來用通信技術解決計算問題的變革。

英特爾平臺工程事業部無線標準首席技術專家吳耕
吳耕博士認為,目前的通信網是用計算技術來解決通信問題。但轉型已經在發生,像內容分發網(content distribution)的出現,已經不完全是通信網了。
下一步的網絡“除了通信功能外,更重要的是集運算和存儲為一體,形成網絡通信、運算、存儲‘三位一體’。”這一新型網絡被英特爾稱之為信息網。
吳耕博士表示,在信息網下,物和人、終端、通信和運算的組合,能夠創造出一個新的智能互聯的世界。把以人為本、以運營商為基礎的通信網絡向更廣泛的即時響應智能互聯設備的網絡進行演進。
為此,在下一個十年,英特爾會在三個方面重點布局。第一,與全球主流運營商和各大廠商建立大規模的合作,共同推進5G標準研發;第二,頻譜利用率、空中接口達到新的水平。目前物聯網所需求的大面積覆蓋、高容量、低延時、超高可靠性的網絡特性,這些都需要更低頻的網絡頻譜來實現;第三,把以人為本的網絡格局變成以物為本,形成萬物互聯。屆時,移動終端將不再僅僅成為一個固定的接收信號終端,而是變身一個個移動基站,從而打造新形態的移動通信節點。
5G到來之后,將會帶來哪些具體變化?英特爾講到了三點不同。
5G將會帶來數據海嘯。5G不僅僅會擁有更高的速度,同時還會完成更多數據挖掘傳輸,以此推動效率提升和數據變現。未來的5G網絡數據傳輸速度將達到100MB/s,計劃達到1GB/s以上。這也就意味著,在1GB/s速度下,長達1小時(8GB)的高清電視節目只需64秒即可下載完成。
此外,在5G時代,數據經濟會迎來新的增收,F有通訊網絡條件下,類似無人駕駛汽車這樣耗費巨大網絡流量和帶寬的行業,其數據成本遠遠高于燃油成本。而在5G應用之后,運營服務商將能降低數據成本以支撐所需數據洪流。
更值得關注的是,5G將集通信、計算和云技術為一體,真正讓萬物互聯成為可能。5G的網絡延遲將僅為1毫秒或更低,這會加速眼下盛行的無人駕駛技術和VR/AR的推廣普及。
推薦閱讀
在2016中國最受贊賞的公司排名中,我們能看到阿里騰訊小米都作為較為成功的互聯網公司榮登排行榜,那我們今天聊一下哪些曾經輝煌,如今卻沉默甚至于沉寂的互聯網公司吧>>>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brh9h.cn/a/43/301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