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購網專欄 作者:王澤旭)“一個月收一萬元服務費就能賣幾十萬元,這事你信嗎?當然,為了那區區一萬元而對企業夸海口的(代運營商)是可恥的,你不只忽悠了他的錢,而且浪費了他的時間。”北京益商優勢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王澤旭如是說。
電商業務的火爆催生了一大批以此謀生的代運營公司。有數據顯示,電商代運營市場份額已達百億元,并以每年300%的增幅高速成長。然而,大浪淘沙,服務商們幾家歡喜幾家愁,他們也紛紛尋求新的出路——或做品牌經銷商,或升級為自有品牌,或變身解決方案提供商,或干脆倒閉關張。于是,有人預言說,電商代運營正步入夕陽產業的行列,甚至很有可能在一兩年內徹底走向覆滅。
不過,王澤旭并不認同這種說法。“今年應該是電商服務商的發力年。”如果說以前的服務商相對于品牌企業來說是錦上添花,那么到了傳統業務乏力時,專業的電商服務無疑是雪中送炭。
“當企業普遍遭遇瓶頸的時候,追求高效低成本是必然。那些有能力提高效率或降低成本的服務商會爆發。”王澤旭說。
今年開始拼人效
從社會化分工來看,中國的制造企業大多并不具備零售能力,它們大多是中小企業,IT系統不完善,人才成本高,這為電商服務行業提供了生存空間。
然而,在過去的2012年中,大量的行業淘汰者和新入者向我們揭示,電商代運營行業已經進入了劇烈的轉型期。通過行業和產業鏈的選擇之后,2013已經不再是人人可以賺錢的藍海市場,更不是單一競爭優勢可以左右勝敗的草莽市場。
與很多服務商緊盯大企業不同,王澤旭認為服務商應更多地關注中小企業客戶。“他們大多是做OEM或批發出身,相比大企業做電商而言,他們對電子商務的饑餓感更強、期望值更高。同時他們有生產和成本優勢,也不像大企業有線下包袱。”
和大雜燴且同質化嚴重的電商不同的是,電商代運營企業的產品定位更加聚焦,益商優勢就是一家主要為服裝品牌提供服務的服務公司,2010年6月創立于北京。目前,該公司服務過的企業包括魯泰集團、達利集團、熱風hotwind、宏秀等。
相較于普通的代運營商,益商優勢更注重對前端數據的獲取與分析,以及對數據的整合利用等,所以他們更懂得消費者的需求,并立志成為一家能夠為企業提供全網品牌營銷、整鏈咨詢規劃及多渠道代理運營的“電商品牌孵化商”。
服務著12家企業,運營著25家線上店鋪,它采取的是項目負責制,每五六個人負責一個項目,同時滿足客戶對銷售額的要求以及對投資回報率的控制,良性運營。人效極高,這就是益商優勢的優勢。
“2013的電商開始拼人效了,銷售額、收入和凈利的人效,賬會算得越來越細。毛利和ROI以及周轉率之類已經成為運營水平的基礎衡量指標。”王澤旭說。
與很多代運營商只收取銷售返點不同,益商優勢會向客戶收取每月三萬元左右的服務費。
“代運營的核心特點是團隊外包,讓企業簡單、快速、專業地上馬電商。既然是團隊,就要有費用。很多企業折在代運營上,也要自省,收你一萬元服務費就宣稱幫你銷售每月幾十萬元,你信嗎?”王澤旭認為,代運營雙方,最好要約束毛利、投資回報率、售罄率、銷售額和周期,這是贏利的核心指標。
“低價沖了量,客戶什么價值都沒得到。我們寧愿月銷30萬元一月賺三萬元,也不選擇月銷300萬元不賺錢。更重要的是雙方要理性評估預期,別互相忽悠。”王澤旭說,“中小企業生存本來就不容易,都希望在電商渠道找點出路,代運營公司可以讓他們的步伐走得快一點、順一點,就是對他們最大的幫助。”
“綁架”是核心競爭力
雖然王澤旭認為近兩年的電商界哀鴻遍野,但電子商務對于傳統企業的幾個核心價值仍然不可忽視:即品牌塑造的價值、轉型零售的價值、信息化的價值以及渠道價值。
王澤旭認為,未來的品牌應在某一部分人群中擁有知名度、美譽度、忠誠度和包容度。“電商帶來的品牌塑造價值就是讓你可以服務部分人,一直服務下去,你就是品牌。”
而電子商務對于轉型零售的價值尚未有效挖掘。“電商是數據化生意,這是轉型的最大利好,基本可以判斷銷售周期和銷售波段。一切售罄率達不到85%的企業都是在侮辱電商。”同時,從簽單審批到客服反饋,從銷售到生產,這也是電子商務給傳統企業信息化帶來的最大價值。
電商的渠道價值則在于,企業通過這一渠道不僅能知道誰會來、從哪兒來、來買什么、買多少、下次什么時候來,另一方面還能了解誰沒來、去了哪里、買了什么、下次怎么才能到你這里來。而這一切基于渠道的價值,就是對企業供應鏈(品牌、產品、價格、風格、系列、客層)的驅動力。“總之,電商的機會與價值,不只是賣貨,否則你還是過去的你。”王澤旭說。
認清了電商對于傳統企業的價值,益商優勢也更加明確了自己的定位。
和很多代運營公司一樣,益商優勢也希望自己成為中國的GSI。作為電子商務代運營的鼻祖,GSI讓傳統品牌商專心做自己擅長的產品設計和生產,而將網絡前端營銷、后端IT信息處理、客戶關系管理(CRM)和供應鏈管理統統承攬下來。
不過,王澤旭認為,中國5年內不會出現GSI。“多數代運營,只是團隊外包或代理商而已。而GSI代表的是標準化和精細化運營,目前來看,中國5年內不會有GSI,因為標準不行。GSI不是代運營商,它是電商運營標準提供商。”
盡管短期內成不了中國的GSI,益商優勢目前的希望是“綁架”服裝類目。“但凡成功的企業,肯定是‘綁架’了點什么,要么綁架了群體,要么綁架了個體,阿里綁架了企業,騰訊綁架了人。還有一種綁法,要么綁架了某個環節或流程,要么綁架了需求或服務。這就是核心競爭力。”王澤旭說。
【想看更多互聯網新聞和深度報道請關注樂購網官方微信。(微信號:樂購網)】
推薦閱讀
(速途網專欄 作者:董彬)隨著國家第一夫人彭麗媛在中外媒體優雅的亮相,廣州的兩個本土品牌例外”和”無用”火了,其實這在國外并不新鮮,例如美國每一屆第一夫人都會給美國服裝業帶來10億美金左右的效益,中國這只是邁向>>>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電商代運營,別互相忽悠
地址:http://www.brh9h.cn/a/b2b/20130418/265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