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購網專欄 作者:郭靜)據億邦動力網發布的《中國B2B電子商務服務市場調查報告(2012-2013)》中顯示,B2B網站會員續費率多不足70% 創歷史新低。B2B網站在2009年——2011年是一個發展的黃金時期,期間催生了大批量的B2B網站的雄起,而阿里巴巴、環球經貿網、世界工廠網、馬可波羅網、一呼百應網等一系列B2B網站,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但是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B2B平臺的作用似乎越來越小,無論是用戶還是商家,再也不會對B2B青睞有加,了不起是有一個算一個,現在的B2B似乎走到了一個死局,唯有化繭才能成蝶。
B2B網站的本質
B2B網站是指提供企業對企業間電子商務活動平臺的網站,用筆者的話說就是提供企業與企業之間信息的一個平臺。比如,甲公司需要買一臺風冷式粉碎機,而乙公司剛好出售風冷式粉碎機,B2B網站就是提供給需求方與供應方的平臺,它的本質就是一個信息的傳遞,A與B的一個雙方需求的平臺。
B2B與B2C的區別
B2B與B2C的差別就是Business和Customer,其實也可以把B2B理解為B2C,只不過一個是幾十塊錢,一個是數萬或者數十萬,用戶可以在B2C上面買一個幾十元的衣服,但是要一個用戶在B2B平臺上花個幾十萬買一臺機器,用戶大抵是不愿意的,一臺機器可能決定一個公司的命運,一件衣服,即使是假的也無所謂。差就差在錢上,錢才是兩者唯一的區別,一個多,一個少罷了。
誰都知道現在來錢最快的就是B2C,淘寶、京東、當當、蘇寧易購,這些數得上號的B2C平臺都大賺特賺,淘寶雙十一一天營業額191億就是一個很好的說明,而反觀B2B平臺,倒是不溫不火,暗中死的死,傷的傷,會員續費率多不足70%,一線會員都比當初少了很多,而這一切,離不開B2B自身的發展模式,被自身模式所局限,所以才導致如今的局面,在今后信息發展更為迅速的時代,B2B網站如果還是按照現在的路子走,必將走向無盡的深淵。
B2B網站死局的產生
前面提到的它的本質就是A與B的一個雙方需求的平臺,現在的狀況是商家能發布信息的渠道很廣泛,而用戶能了解到的信息就更廣泛,全天下找物流公司的局面再也不會出現了,百度一下,谷歌一下,什么沒有?還靠這破平臺找半天,看個電話還要交錢,交了錢還不知道這個信息真不真,花錢買罪受,用戶當然不樂意。
先說說商家A。想要發布信息,讓更多的渠道,更多有需求的用戶看到這個信息,方式增多了,商家不一定非要靠這一個B2B網站來發布信息,可以通過其他的渠道,而且一部分分類信息網站和B2B網站是有沖突的,很多本地生活服務的內容都包含了B2B網站的內容,多了一個人來奪食,商家永遠只有那么多,這些流量和用戶肯定是要被瓜分的。
不僅僅是分類信息網站,現在很多商家都自己做網站,自己推廣,通過搜索引擎,通過廣告聯盟,包括微博、微信等社會化網絡,單一的B2B網站推廣方式被打亂,也基本上被拋棄,哪里有可以發,在你這破B2B還得認證弄半天,完了還要交錢,交了錢帶來的訂單也微乎其微,第一年被坑了,再去續費的不是傻子么?
再說說商家B。用戶是想要買一臺破碎機,但是現在信息渠道廣泛的很,搜索引擎一搜,某個網站上看到的廣告,點一下就到對方的網站了,網站上肯定有電話的,電話一撥,線下再去了解,很容易就能達到用戶想要的效果,千辛萬苦通過一個B2B網站了解到某公司有賣破碎機,但是想打個電話還要注冊,注冊了還得交錢,用戶是來買東西的,不是來消費的,所以這種模式肯定會被淘汰。就像微信一樣,在后端收費還可能,但是如果是在前段,想要在用戶身上拔點毛,是不容易的事,現在的社交平臺那么多,用戶不用微信還能死?
不能滿足用戶想要通過這個平臺獲取信息的需求,用戶肯定不會使用了。即使這款產品很奇葩,很難在其他的一些地方看到,只能在B2B網站里面才有,但是想要用戶花錢看信息,難!
商家不靠B2B網站這點流量,用戶也不靠B2B網站這點信息,B2B網站能不走向死局嗎?第一次商家能被忽悠,做個會員,第二次,當商家發現這里的流量少的可憐,來的都是無關緊要的電話,續費,肯定是難上加難。
導致B2B網站走向死局的另一個原因就是業內競爭太大,大平臺越來越多,小平臺泛濫成災,在一些B2B網站排行榜、B2B網站大全中,泛濫成災的B2B網站讓人眼花繚亂,要想在這么多的平臺中,讓商家或者用戶付費,這是在一群狼的口中奪食。競爭大,所以各種黑手,各種互噴紛至沓來,誰知道哪一個好,花錢的誰干,都免費呢,就你一家B2B網站收費,不高興。
【想看更多互聯網新聞和深度報道請關注樂購網官方微信。(微信號:樂購網)】
推薦閱讀
業內人士提醒 網上奢侈品要辨真假 并事先了解銀行的相關收費退換條件 “最近收到銀行信用卡中心發來的郵件,發現它們聯合奢侈品牌搞活動。正準備下手一個品牌手袋,這下有了銀行的信用卡或者借記卡可以分期付款!背>>>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B2B電子商務網站的死局
地址:http://www.brh9h.cn/a/b2b/20130427/267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