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不被看好的生鮮電商如今風生水起。先有一線電商天貓、京東、蘇寧易購、1號店等全面進軍生鮮市場,后有垂直電商順豐優選、沱沱工社、田園易購等跟進搶食。電商生鮮生意越做越紅火,然而其中也面臨很多困難。從儲藏到配送,必須全程冷藏,損耗也大,冷鏈及其食品安全及品質之困依然亟待破解。
生鮮成電商火拼新戰場
電商們在經歷了服裝、3C、圖書、日化等多個商品領域的角逐后,又開始向生鮮領域進發。剛剛過去的“金九銀十”,網上關于陽澄湖大閘蟹的吆喝聲可謂一浪高過一浪,京東就聯手陽澄湖大閘蟹協會以對抗勁敵淘寶。這也是繼2012年之后,京東又一次成為陽澄湖大閘蟹協會獨家認證的電商唯一銷售平臺。
近兩年,京東在生鮮生意上的深耕可謂不遺余力。除了“正版”陽澄湖大閘蟹,京東還與平谷桃、鵬程食品、花都等品牌實現聯姻。近日,京東又與中國農墾集團、廣西柳州柳城縣委、縣人民政府達成了“柳城蜜桔進京”的戰略合作,首次嘗試線上批發蜜桔。另外,還有消息稱京東有意向推出自營生鮮產品。
把線上生鮮生意做得熱火朝天的當然不止京東一家,蘇寧易購、天貓、1號店等電商均紛紛扎堆布局生鮮業務,優菜網、多利農莊、田園易購、中糧我買網、順豐優選等食品類垂直電商也在生鮮市場上開始一路深耕。在2011年前后,田園易購等垂直電商網站就已瞄準生鮮市場,開始布局。快遞公司順豐也早在一年前就推出了順豐優選,主打生鮮商品配送。此外,中糧集團旗下我買網的生鮮頻道也已運營得較為成熟。
電商涉足生鮮業務已成為一種趨勢。據相關數據顯示,從2011年開始,全國各地出現了上百個大大小小的生鮮網購平臺,大部分電商向用戶承諾可24小時送貨到家,點擊鼠標買生鮮也成為眾多白領的消費習慣。
搶食生鮮因“錢”景誘人
電商覬覦生鮮,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利潤。易觀智庫高級分析師宋陽指出,相對于某些已經過度競爭的品類,生鮮的利潤非常可觀。資深電商專家魯振旺透露,對于電商來講,生鮮利潤平均可達40%,其中海鮮和凍肉最高,水果次之,即使扣除20%的損耗率,也依然遠遠高于其它垂直品類。在美國,生鮮電商平臺全食超市今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該公司的凈利潤同比增幅超過20%,在平均凈利潤個位數的美國零售業中可謂一枝獨秀。在我國,隨著多家電商平臺的進入,生鮮電商領域規模化擴張的進程加速,經過幾年的發展,生鮮產品已從聚客品類變為盈利品類。
在不知不覺中,電商生鮮產品已經漸漸為人所熟知。線上生鮮生意瞄準中高端市場,目標消費者以具有一定購買力的白領為主。高單價幾乎是目前線上生鮮的一大特色。來自市場研究機構的分析稱,到2014年,我國農產品(行情,問診)電商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000億元。淘寶網新農業發展部負責人聞遠介紹,在今年松茸收獲季,短短4天時間里淘寶成交松茸4萬件、20噸,成交金額403萬元,以此折算,每公斤松茸單價在200元以上。
有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進入流通領域的農副產品價值總額為2.45萬億元,但通過電子商務流通的農產品僅占1%左右。由此可見,生鮮電商還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加之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大力發展農產品網上交易、連鎖分銷和農民網店,諸多利好消息使得生鮮成為電商爭奪的又一塊蛋糕。有資料統計,2012-2025年,中國冷鏈食品需求將從2.0億噸增長到4.5億噸,年復合增速18.8%。業內人士表示,未來三到五年,生鮮食品極可能是下一個熱門的電商品類。
冷鏈考驗生鮮電商生存能力
業內雖然將生鮮市場譽為電商的“最后一塊藍海”,但是,做生鮮市場的門檻很高,最大的“攔路虎”則是生鮮產品本身的產品特征與品質控制之間的矛盾。有業內人士指出,生鮮產品從田間到餐桌的產業鏈較長,時間跨度大,很難保證其新鮮度。并且,生鮮產品受環境、溫度因素影響較大,對儲藏、運輸要求非常高,而物流不完善、成本高正是電商涉足生鮮的最大困難。
業內人士表示,在生鮮電商方面,有機農產品一般能有50%左右的利潤,但全程冷鏈配送下每單的配送成本也基本維持在40元。除了冷鏈運輸的高昂投資,影響生鮮物流成本的還有巨大的損耗率,生鮮產品的運輸損耗率可達到10%至30%,而普通商品損耗率不到1%。高損耗、高配送成本,讓生鮮電商不堪重負。沱沱工社CEO杜非透露,沱沱工社初期冷鏈的投入每年達到千萬元級別。即使是電商巨頭京東,對生鮮的運營都謹慎有加,主要以平臺模式采取商家入駐形式,為商家提供流量,避免后期的物流配送等難題。
團800副總裁許歡分析,現在更多的生鮮電商是從單品類尤其是高端品類進行切入。他認為,生鮮電子商務可通過對中間流程的壓縮,對產品的價格和品質進行較好的把控。考慮到生鮮的高損耗率,基于O2O的創新配送方式,充分利用線下自提資源進行布點,降低“最后100米”成本。在武漢,生鮮電商家事易通過在社區免費安裝“智能生鮮便民柜”的方式實現“菜等人”,消費者可通過刷用戶卡、輸入密碼、遠程開箱等方式在便民柜取貨。還有一種應對之策是預購,在沱沱工社,每隔幾周就會出現一個“現豬團”,會員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豬身上的部位進行團購,如果能集滿10頭豬的量就算團購成功。杜非表示,先有訂單再屠宰配送,“心中有數”,損耗率就可得到有效控制。
一個好消息是,在生鮮物流上,未來電商平臺可能得到政策層面的支持。商務部部長高虎城本月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商務部正在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出臺搞活流通、促進消費的具體措施,其中生鮮物流將會受到重點支持,支持將通過貸款貼息、專項補貼等方式實現。
推薦閱讀
大概在半個月之前,大眾點評接入了微信支付。盡管我們一度認為大眾點評做開放平臺是先發制人,但目前暫時看來試圖鏈接一切的微信而并不打算直接接入點評的生意,而且線下信>>>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電商火拼生鮮產業 冷鏈難題面臨考驗
地址:http://www.brh9h.cn/a/b2b/20131122/291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