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的350億狂歡落下帷幕。2013年的雙十一和往年在品類上有很大的突破,除了汽車電商外,食品是另外一個狂飆突進的品類。
食品電商爆發的前身后世
電商行業中,基本該搬到網上的品類都搬到了網上。其中服裝已經占全社會零售總額的17%,而3C產品占了15%。但食品這個品類,只占社會零售總額的不到1%。
去年淘寶系在農產品方面的銷售額差不多達到了200多億人民幣,2013年預計將達到500億,明年預計沖1,000億。順豐優選、一號商城、田園易購等食品電商第二梯隊則緊追其后。
食品電商的爆發一方面是這幾年資本在冷鏈倉儲方面的布局,另外一方面也是年輕人開始把網購習慣延生到了廚房領域。年輕人不像老一代愿意去逛菜場,比價格,相反他們忙碌的工作和碎片化的生活節奏讓他們習慣了一切都網購。
反過來,食品電商的崛起,對于推動食品網購的行為,又有很重要的作用。
高門檻的食品電商
食品電商的門檻遠比一般的垂直電商要高。之前多家創業公司都試圖在食品電商行業突破,但都不盡如人意。優菜網就曾經宣布過要賣身,但后來終于苦苦支撐后進行了轉型。
為什么市場發展迅猛,但創業企業在這個行業創業不易呢?這是因為食品,特別是生鮮電商,所需要的創業基礎條件遠比互聯網其他行業只要辦公室做點程序,點點鼠標要高。
目前成功的食品電商,在這個領域有哪些優勢?一個可行性是,如果背靠大型購物市場,總部設置在消費力旺盛的上海,便能覆蓋長三角。另一種可行性是依托于自有的覆蓋全國的快遞配送網絡,這使其客戶獲取也比一般電商燒錢方式低很多,每一個快遞員都是產品的推銷員。
另外,主打“進口食品”和“國內外產地直采食品”等優勢品類,客單價高過一般的競爭對手。
未來的兵家必爭之地:宅配市場
高端宅配市場是未來食品電商的兵家必爭之地。這是因為宅配所主打的有機蔬菜等品類有著消費頻率高的特點。這意味著對一個客戶,商家有多次服務的機會,不僅提高單個客戶的終身消費價值,也為跨品類營銷提供了可能。
在北京,我聽說有專門給富人進行宅配的一家公司,每年收入過億,年凈利潤超過6,000萬。而在上海,四個老外創業的莆田網也做的風水水起。他們在上海古北等高檔社區進行宅配,客單價可以達到600元。這才能覆蓋其高昂的配送成本。
蔬菜宅配可以采用農宅對接的零庫存模式。基地通過宅配卡,可預估應提供的有機蔬菜數量,實現按需生產、按需采摘,然后通過“全程冷鏈”直送到戶,可最大限度保持蔬菜的新鮮度,降低庫存損耗和流通成本。
小結
通過我們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食品電商在雙十一的爆發實在是天時,地利,人和等因素的結合。除此之外,科技也在扮演重要的角色,無論是冷鏈技術還是互聯網技術包括社交媒體的發展都對食品電商的爆發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很快,不僅僅是蔬菜,全品類的餐桌食品都可以納入到電子商務和宅配的體系。那個時候,你動動鼠標,24小時阿拉斯加大螃蟹送到你家也不是什么不可企及的事情。
推薦閱讀
今年“褚橙”銷售區域擴展,銷售地從北京擴展到全國,京東商城、淘寶聚劃算、順豐優選、田園易購等電商網站也紛紛推出了褚橙的團購活動,將褚橙送達全國各地,更助推了“褚橙”的熱銷。>>>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雙十一,食品電商緣何狂飆突進?
地址:http://www.brh9h.cn/a/b2b/20131126/291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