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午三點,南寧的太陽毫不吝嗇的把紫外線和溫度灑向這個城市的每一個位置,此時,大多數人在結束了午休后已經再次投入到了工作狀態,而這個時候,也是“餓了么”外賣配送員羅大哥的午餐時間。剛剛結束了中午飯點的配送,他才有時間在街邊吃碗粉,很快他又將進入下一段工作。

因為弟弟在南寧有一份不錯的工作,今年40歲的羅大哥八年前從陜西來到南寧,開啟了自己的南漂生活。過去八年,他做過行政人員,送過快遞,可謂身經百戰,現在他是一名配送員。

“我曾經在快遞行業投入了五年時間,可是后來看到外賣開始興起,就想試試看。這么短時間就有這么大的市場,以后的發展前景肯定更加廣闊。”
關于他的家庭,羅大哥不太愿提起。但是跟大多數外出謀生的人一樣,孩子在家里給爸媽照顧,自己和愛人出來賺錢。雖然目前還只是配送員,但是羅大哥對未來很有信心。“部門的很多領導也都是從配送員做起,而且我的一些問題都能夠立即得到解決。讓我覺得很安心”

手機是羅大哥工作中一點都離不開的工作。不管是接單還是在網上確認信息或者聽從調度的安排,都要通過一部小小的手機來完成,“我的手機太舊了,很多時候都會有點慢,太影響工作,所以在考慮換一部手機。他們都用蘋果的,好像速度很快。”羅大哥說。因為顧客下單時間不固定,所以他們要一直待命。而羅大哥的工作,除了送餐外,還負責管理部門的后勤任務。早上八點出門,九點到達站點,接著就要給站點的電動車充電。

剛剛吃完午餐沒多久的他,就收到了系統分配的訂單,接著他就像是上了發條一樣,騎上車子就去商家拿餐。


按照規定,他的送餐時間應該控制在40分鐘以內。從顧客下單的時候開始,再加上商家要準備食物,等到羅大哥拿到顧客點的食物時,一般只剩下十幾分鐘的配送時間了。所以他不管任何時候,都會小跑前進。

在南寧這個城市,稍微在外邊呆幾分鐘就會被曬黑。即使羅大哥帶了防曬的袖套,依然擋不住天上的大太陽,黝黑的皮膚就是工作的證明。
羅大哥介紹說,以前雖然送過快遞,但是快遞是以天來計算的,而外賣配送則是以分秒來計算,要求有很強的時效性。所以他剛開始做配送員的時候壓力特別大,但是他說,自己上有老下有小,不奮斗也不行,所以就堅持了下來。

“我每天大概要接30單,一般都是在路上正在送的時候,其余的訂單就會來了。”所以當到了飯點時間,他就要這樣連續幾個小時的在路上,往返于商家與顧客之間。而他們最終的工資也是多勞多得,所以羅大哥很賣力。

每天這么多訂單,也會有異常情況出現。“有一次的訂單,由于客戶定位有誤,我都要跑到了南寧東站的地方才把食物送到顧客手中,不過客戶也愿意等,這也讓我覺得很溫暖。不過這一單花了兩個多小時的時間。”

時間就是生命,對他來說更是如此。“現在不是上下班的高峰期,所以電梯比較好等,一般電梯太難等,為了節約時間我們都是爬樓梯上去,二十幾樓都經常爬。”羅大哥說。

在跟羅大哥聊天的過程中,他幾乎幾句話不離外賣行業的發展。“現在我們一個站點就有五六十人在送,一兩個月前也才十幾個人,人數可以說在飛快的增長,以后肯定也會更好。因為有總部支持嘛”

40歲的羅大哥鬢角已經斑斑白發。“我老婆告訴我,有一次我講夢話,內容就是打電話給顧客‘您要的外賣馬上就到。’”

航洋是很多人喜歡逛的地方,但是羅大哥卻說這里是能讓他們頭疼的地方。繁華的商場和高高的寫字樓,不管是對于尋找顧客的具體位置還是上樓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而最大的困難就是沒有地方停車。羅大哥只好把車停在了地鐵口的一處停車位,然后向航洋城的方向飛奔。奔跑是他除了爬樓梯外的另一項必修技能。


送了這么久的外賣,羅大哥說他還學到了一項技能,就是如何分辨老小區的單元號。他通過樓下的小小的收信箱或者牛奶箱上的數字來辨認,可謂屢試不爽。

送餐總算沒有遲到,所以羅大哥在跑回來的時候還開心的擺出了剪刀手的姿勢。后來羅大哥解釋說,因為再晚兩分鐘就超過時間了。

顧客吃飯的時間不固定,所以崗位就要求他們能夠隨時待命。雖然是上白天班,但是也要等到九點左右才能回到家,每周也只有一天的休息時間,而這一天,他就會看看雜志上上網來放松。他說,來到廣西這么久,很多地方可能比本地人都要熟悉。

送餐告一段落的間隙,羅大哥在配送站點休息。他說自己已經在這邊買了房,可是每個月房貸就要兩千多,這樣一個月只能掙三千多的他倍感壓力。幸虧愛人也在這邊找了一份工作來支持他,他感到很開心。他說,自己已經上了年紀了,沒有再出去闖的打算,只想好好的工作,踏實的掙錢,給愛人和孩子在南寧一個幸福的家庭。

推薦閱讀
315晚會后,餓了么推出七大舉措,加強對線上違規餐廳的打擊力度,切實保障食品安全。過去兩周,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七大舉措已取得階段性進展。線上線下嚴格核查,共下線2萬余家>>>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做夢都在送餐的餓了么配送員
地址:http://www.brh9h.cn/a/b2b/300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