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非典來臨時,阿里巴巴全員隔離,賬面告急。馬云發出了一封全員信,里面寫到:給我們一個星期,讓我們還給SARS一個打擊,再給我們一個星期,讓我們給世界一個驚喜。于是,淘寶走進了千家萬戶,線上零售一路高歌。2020年開年,又一次“危機”來臨,這一次數字化加速成為核心詞。
在3月份線上線下開始復工之時,天貓舉辦了4年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38女王節”,并增加10億補貼,希望從消費側拉動供給側。這背后的意義也是要檢驗在特殊時期,線上線下融合和數字化究竟能為品牌和商家帶來什么。
最后的戰績是,超過2萬個品牌實現了翻倍的增長,淘寶直播今年成交同比增長了264%。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古邁透露,38女王節活動期間大快消的整體增長甚至超過了去年雙11的整體增長。“坊間都在講,整個疫情結束以后,是不是在互聯網時代會迎來一個加速的增長期,現在如果以38活動來看,能看出一些苗頭,”古邁說。
如何獲得增長呢?答案就是更多品牌商家開始從重新認識線上的意義和上線的必要性,阿里巴巴也發現了更多商家和消費者需求。
新一波上線高潮 數字化加速
天貓數據顯示,在近期已經有100萬新店、12000個品牌亮相天貓。這一新隊伍中包括被譽為亞洲香奈兒的vidivici、英國專業化妝師品牌Real Techniques、老佛爺同名品牌karl lagerfeld、美國知名輕奢箱包katespade、法國設計師潮牌nekomomo、歷峰集團旗下頂級珠寶和腕表品牌卡地亞、國際家居巨頭宜家、新銳茶飲喜茶、足球俱樂部拜仁、XINTIANDI新天地等等。
在上線的諸多新品牌中,高端品牌不在少數。古邁告訴DoNews,其實在疫情期間的一個新發現是,高凈值群體在整個疫情期間的消費基本沒有受到影響。“所以,我對高端品牌未來幾個月的銷售增長動力是非常有信心的,特別是online的。”古邁說。
高端品牌的加入意味著數字化毫無疑問已經成為大勢。國際家居巨頭宜家剛剛入駐了天貓,在其中國區總裁安娜庫麗佳看來,宜家天貓旗艦店的上線,是宜家業務轉型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
然而,不同于一般零售業態,家居行業上線也面臨著更多的挑戰,特別是對宜家這樣的國際品牌來說,購物體驗和物流都是要核心解決的問題。

天貓家裝事業部總經理楊光告訴DoNews,在和宜家的討論的6個多月中,核心就是如何滿足消費者體驗和制定倉儲物流方案。最后,在物流方面,雙方采取了一種混合式解決方案,即配送由第三方合作伙伴負責,倉儲由宜家來承擔,“這是天貓成立至今第一次使用本地化的業務和技術方案去賦能商家,保證消費者物流和安裝體驗。”楊光說。
而除了零售品牌商家紛紛上線外,阿里巴巴助力服務業上線數字化的征程也正式開始。支付寶作為這一任務的排頭兵剛剛完成了數字生活開放平臺的升級,將為餓了么口碑帶來巨大的流量支持和對B端商戶的吸引力。
螞蟻金服CEO胡曉明表示,過去十多年,中國經歷了零售業數字化,現在正在經歷城市、制造業的數字化,未來要進入服務業數字化。而線下未被數字化的服務業市場高達80%。
以餐飲行業為代表,在疫情期間,外賣成為商家發力的重點,如全聚德、大董等高端餐飲品牌,以及如北京凱賓斯基、揚州香格里拉酒店等五星酒店也開始紛紛上線外賣業務。
實際上,早在2014年餐飲業就開始了一波高端餐飲品牌提供外賣服務的風潮,但是數字化升級一直沒有在高端餐飲品牌中盛行開。
對于此次高端餐飲品牌的集中上線與2014年的不同,餓了么相關業務負責人告訴DoNews,2014年,餐飲行業數字化程度還比較低,行業內并未出現成體系的降本增效的解決方案,對大數據的想象空間也不清晰。這導致餐飲老板無法了解自家消費者的行為特點及偏好。
“那時很多快餐店外賣銷量很高,是由于他們標準化的食材準備和出餐速度,來保障快餐店可以直接把線下的菜譜上線就夠了;而品質餐飲店直接上傳菜單后會發現,客訴率很高,騎手也抱怨頻頻,是因為品質餐飲很多魚、肘子等大菜出餐需要耗費的時間過長。”這位負責人向我們舉例。


在揚州香格里拉酒店的外賣頁面上,涵蓋了從8.8元的揚州小龍蝦三丁包到38元的酸菜魚套餐,再到298元的火鍋2-3人套餐等各眾多價格、口味的商品。揚州香格里拉酒店相關業務負責人坦言,在上線初期,確實對外賣店鋪了解不多,前期發展比較慢。而后期,通過和與餓了么對客戶需求進行分析,對餐食進行了針對性設計,并細致到圖片展示、描述、包裝、客服等方面都做了調整,銷量正在增加中。“外賣已成為我們的餐飲戰略之一,疫情結束后,酒店將會堅持提供外賣服務。”
真正認識“線上”:從渠道之一到會員運營的主陣地
一邊是“上線”的新高潮,另一邊是已經上線的品牌商家在線上渠道全力挽回線下損失,并發現新的意義。
已經走出“至暗時刻”的美妝品牌林清軒創始人孫來春曾表示,之前的林清軒是“穿了數字化的新鞋,但卻依然走在了傳統生意的老路上。”在線下停擺,All in線上的這段時間中,林清軒才開始真正了解如何在線上運營粉絲,把握銷售通路。
孫來春其實說出了很多品牌商家的困惑,在疫情之前,線上只是許多品牌商的渠道之一,數字化并沒有融合到線上線下的整體鏈條中。但是疫情爆發后,線上渠道不僅成為挽救損失的重要助力,更促進了融合的深度完成。
珀萊雅就在疫情中完成了一次“數據遷徙”。珀萊雅常務副總經理曹良國告訴我們,雖然在疫情期間,線下門店關門,但是顧客和顧客的需求還在。所以,對于線下門店來說最重要的是如何把它的老顧客搬到線上,進而做激活。“現在有的門店能實現平時銷售的30%,有的門店做得好能實現百分之70%-80%。”
利用線下留存會員走出“陰霾”的還有服鞋品牌紅蜻蜓。此前,紅蜻蜓的大部分收入來自于線下1000多家門店中,每天的離店銷售在十萬元左右。紅蜻蜓副董事長錢帆告訴DoNews,“陸陸續續關店逼得我們沒有辦法,所以拿起了數字化的武器。”錢帆介紹,通過釘釘+手淘的方式重新觸達了160萬老用戶和粉絲來進行銷售,加之參與到導購直播中,紅蜻蜓現在的離店銷售日均可以達到200萬。
對于這一變化,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古邁的理解是,“未來對于所有品牌方都會考慮一個重要的策略,如何把線下資產和整個互聯網打通,怎么來提高品牌的護城河。”
在未來三個月中,古邁說將逐步幫助商家完成一個高質量的全域運營體系,“我們能不能讓客戶在整個多變的世界里掌握更多產品端的賦能,用產品去觸達更多用戶,而這些用戶不單單是拉新,還要考慮留存他們。”

對于會員運營,女裝品牌伊芙麗有著更深的理解。在線下1300家門店營業受阻時,伊芙麗的線上早已準備好應對突發情況。
早在2016年就開始了淘寶直播的“嘗鮮”,并同時啟動O2O項目,隨后建立智慧門店、在集團內部的組織新零售部門,打通線上線下。在伊芙麗電商總經理張靜看來,過去數年積累的新零售基礎在關鍵時刻凸顯出作用,“一直以來伊芙麗都是線上線下雙重布局,所以在非常時期依然保持銷售通路。”
基于天貓旗艦店2.0,伊芙麗針對不同人群設定了不同的“逛街鏈路”,如新會員有專門的“禮包”,每日前來“簽到”的客人則可以抽取增送衣服的福袋等。而在供應鏈端,依托數據反饋,許多貨品已經在年前下單生產,倉庫中有現貨,門店中也有庫存,張靜介紹,這些庫存都可以靈活調配到線上。
在女王節中,伊芙麗的西裝銷售位列天貓品類第一,風衣位列天貓品類第二。在總結變化時,張靜說,“我對新零售的思考在變寬,之前我們關注如何打通線上線下去做聯動,現在我們會從顧客的角度出發來做商業設計。新零售還要包括消費者運營,線上和線下的消費者如何達到體驗一致,服務、感知、會員的玩法都一致。這是今年我們最大的變化。”
在支付寶數字生活開放平臺大會上,胡曉明說,疫情終將過去,但社會需求始終都在。這一場意外的“危機”,也加速了各行業在數字化進程中的廣度和深度。
推薦閱讀
Apple Music獲唱片公司新合約,并沒捆綁Apple TV+
據外媒MacRumors報道,Apple Music與索尼音樂(Sony Music)、華納音樂集團(Warner Music Group)和環球音樂集團(Universal Music Group)簽訂了新的協議,將允許泰勒&midd>>>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上線!線上!阿里的數字化進擊
地址:http://www.brh9h.cn/a/guandian/yejie/309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