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星曾出品大量優質港產片,包括早期經典《賭神》系列以及周星馳《逃學威龍》,其董事向華強還曾參演了《賭神》系列。
最近,國美控股趕上今年影視跨界并購最后一班列車,斥資近4億元收購香港老牌電影公司中國星中華產業(下稱“中國星”)13.79億新股,為本年度影視跨界并購熱潮劃上句點。
此次并購在12月初前就已傳出消息,12月19日,香港中國星集團也正式發出公告解釋并購方式。
作為一家老牌影視公司,中國星早期讓大陸觀眾熟知并愛上港產電影。上世紀90年代到本世紀初,中國星擁有眾多一線影視明星,拍攝的影片幾乎部部叫座。
電影賣座,公司壯大,中國星開始涉足博彩、酒店行業,影視業務卻節節下滑,淪為集團雞肋。近幾年出品電影數目大量減少,藝人數目與質量也有大幅度下滑。因此此次,國美入股不但被視作踏足影視行業的嘗試,更被看做老牌港產電影生產基地的“救星”。在資金投入之下,中國星是否能力挽頹勢,再度冉冉升起?
稼軒助力國美布局大文化
11月中旬,中國星宣布因重大事項緊急停牌。12月18日深夜再度復牌。復牌后的中國星增加數名股東。
最顯眼的名字莫過于黃光裕。據悉,此次交易是由香港稼軒投資出資完成。該公司由國美控股與馬青合資成立。而馬青與國內知名唱片公司京文唱片創始人許鐘民是夫妻關系。
同時獲得配發新股的還包括天地數碼控股有限公司、瑞東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高振順及瑞東環球。
中國星12月12日所發公告透露了更多細節:中國星以每股0.2港元的價格,向稼軒集團Vision Path及瑞東環球等四名主體配發13.79億股新股,及13.79億股帶有換股權的優先股,配股價較該公司于11月21日停牌價0.7港元折讓71.4%。4名投資者承配新股后,共持有該公司60%股權,其中稼軒集團持有42%。若優先股轉換后,合并持股比例將進一步增至75%,其中稼軒集團持有52.5%。
此次配發稼軒集團出資4億,交易完成后將成為最大股東。那么如此大幅的收購意欲何為?
有港股分析師表示,國美此舉意在借道中國星攻下大陸影視行業,但如果僅僅是進軍影視業,其所選擇的時間節點卻讓人摸不著頭腦。
今年以來影視行業看漲,大批上市公司跨界并購影視公司,但其中能成氣候的并沒有多少,很多并購案甚至以失敗告終。因此10月份以來,此類并購案件已有大幅下滑趨勢。而中國星是11月停牌,當時并購熱潮已經退去。
在大潮已經退去的節點收購,國美應該不僅只是想投資影視業如此簡單。
今年7月份,蘇寧環球收購上海泓霆影業,意欲轉型發展大文化產業。雖然結果無疾而終,但是這條道路或許是國美未來發展方向。據了解,蘇寧環球董事張桂平與蘇寧云商董事張近東是兄弟關系。蘇寧環球主營業務為房地產業務。
作為國內早期線下電器銷售門店,蘇寧與國美早期競爭激烈,但自從蘇寧易名之后,兩者之間競爭就開始走差別化路線。國美依然堅持布局線下門店,并且迅速占領二、三線城市,而蘇寧則轉戰線上,與京東一爭高下。
國美本身屬于鵬潤地產旗下公司,因此有熟悉國美的業內人士表示,國美此次布局中國星,很可能是鵬潤系所為,或許是效仿蘇寧環球,從自身角度做“大文化產業”。
中國星欲重振雄風
不論國美是否要布局大文化產業,對中國星的影迷來說,或許最關心的是,中國星有沒有可能依靠這次機會東山再起。
中國星曾出品大量優質港片,早期經典《賭神》系列以及周星馳《逃學威龍》都出自中國星之手。中國星集團董事向華強曾經是演員并參演了《賭神》系列。
但自2005年后,中國星再無推出經典電影,近5年更是沒有新電影作品。與此同時,中國傳媒影視(后更名為“中國星文化產業”)利潤大幅縮水,根據2013年年報顯示,中國傳媒影視營業額約為1569萬港元,同比下降40.87%,毛利潤475萬港元,同比下降22.35%。
慘淡的業績讓集團不忍直視。終于,今年3月,中國傳媒影視傳來劇烈人事變動,董事姜滌辭職,向華強獲任主席之位,并開始了其翻盤之旅。
首先,向華強對兩家上市公司進行業務重組并將中國傳媒影視更名為“中國星文化產業”。但是最后重組計劃折戟,中國星文化產業業績再度下滑。根據Wind數據顯示,其2014年三季度營業收入約為435萬港元,同比下滑約66%,虧損更是高達276萬港元。
業績的敗北導致股東信心漸失,今年以來不斷有股東減持。9月,兩大股東New Asia Media Development Limited和Culture Landmark Investment Limited減持2億多股。
但慘淡的經營并沒磨滅集團對于電影的信心。前段時間中國星集團通過其全資附屬公司China Star Entertainment(BVI) Limited出賣其名下并排于澳門蘭桂坊酒店正門外四個地段的租賃權。據12月12日發布公告,出售事項的初步代價將為22.3億港元減以于完成時按完成賬目所示的應計款項及其他負債。中國星藉此變現16.54億港元收益。
香港有關行業分析師表示,中國星很可能將賣地收益連同此次出賣新股所得5億余元用作電影投資。
除此之外,此次投資者也能為中國星帶來不少資源。京文唱片旗下藝人就包括韓紅、崔健、汪峰,2004年與百代唱片簽約,代理了EMI古典音樂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獨家發行權,為毛阿敏李云迪朗朗等發行唱片,更是成功將DISCOVERY及美國國家地理頻道引入中國大陸市場。
有此力量在背后推波助瀾,中國星可以說是提前打開國內影視市場,而這一點對于香港公司來說尤為重要。
但中國星的發展不僅僅局限在影視老本行。今年初,國務院發文提升文化產業整體實力,鼓勵創新新興網絡文化服務模式。在這種利好環境下,中國星或許可以考慮與互聯網結合,以“渠道創新”為切入點,探索和開創全新模式,重構內地文化媒體產業新生態鏈條。
而闊別五年,中國星再投資3億制作的電影《封神榜》,有李連杰、古天樂、黃曉明和舒淇等強大演員陣容。中國星是否能順著東風再度冉冉升起?或許等電影上映便可見分曉。
針對此次收購相關內容,理財周報記者聯系中國星與國美方,截至發稿時尚未獲得回復。
推薦閱讀
中訊軟件發布公告,擬以4.5億港元(約合3.6億人民幣)收購九合天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以九合天下承諾的2015年凈利潤6000萬元計算,此次收購PE為6倍。 公告>>>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2014跨界并購末班車:國美4億元收購中國星 鵬潤系隱現
地址:http://www.brh9h.cn/a/pk/20141223/294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