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預計2020年我國化妝品行業零售額將突破3000億元。而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中,據億邦動力網統計,2019年雙十一成交額超過10億元的品牌數量為15家。其中,化妝品占4席,分別為歐萊雅、雅詩蘭黛、蘭蔻、Olay。
基于下游化妝品市場表現亮眼,主營化妝品塑料包裝容器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的浙江錦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錦盛新材”)再次提交了招股說明書。
不過,公司業績波動風險依然存在,此外,新舊招股書前后披露數據不一致、關聯方的股東“低價”入股、供應商環保違規等問題或將成為公司本次上市的“攔路虎”。
毛利率波動較大,凈利潤不穩
錦盛新材成立于1998年,主營產品為化妝品容器,包括膏霜瓶和乳液瓶兩大系列。近年來,隨著下游化妝品市場規模擴大,化妝品容器的需求逐漸增加。
根據歐睿國際(Euromonitor)數據,2018年,全球化妝品市場規模達到4880億美元,同比增長4.97%。同期,Wind數據顯示,我國塑料包裝行業上市公司總營收同比增長9.75%至160.3億元。
受益于下游市場需求猛增,身處中游的錦盛新材的營業收入逐年增加。
招股書顯示,2016-2018年,錦盛新材營業收入由2.89億元增至3.61億元,復合增長率為11.76%。2019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1億元。
然而,公司營收增長的同時,凈利潤并未與營收增速趨同。
2016-2018年,錦盛新材的凈利潤分別為5316.48萬元、4287.29萬元、5351.31萬元,其中,2017年凈利潤同比下滑19.36%,2018年凈利潤同比增長24.82%。
對此,錦盛新材表示,2017年凈利潤下降主要是因為未產生投資收益、產品毛利率下降、匯兌損失所致。2018年凈利潤增長,主要是由于產品銷售收入增長,以及產生匯兌收益141.63萬元。
作為塑料包裝制造商,錦盛新材產品以亞克力(PMMA)材料為基礎,涵蓋PP、ABS、PETG、AS等多種材料。報告期內,受石油價格波動等影響,塑料原料價格波動較大。
尤其是2017年,PMMA價格由年初的1.8萬元/噸增至年底的2.5萬元/噸,2018年9月之后,PMMA價格有所回落,截至目前,約為2萬元/噸。

來源:Wind
基于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2017-2018年,錦盛新材主營業務毛利率持續下滑,分別為33.37%、32.39%,較2016年36.07%的毛利率分別下降了2.7、3.68個百分點。隨著2019年原材料價格下跌,公司毛利率小幅回升至37.54%。
除此之外,匯兌損益亦對公司業績波動存在一定影響。
錦盛新材的客戶主要包括歐萊雅、雅詩蘭黛、迪奧、百雀羚等國內外知名化妝品企業,報告期內,公司外銷收入占營收比重為62.46%、58.45%、56.62%、64.25%。同期,公司匯兌損益為-273.64萬元、279.18萬元、-141.63萬元、7.59萬元。
原材料價格波動、匯率變化等都可能導致公司凈利潤下降,而目前看來,公司又很難規避上述因素所帶來的風險。未來,若原材料價格不斷上升、匯率持續波動,公司將如何維持業績的穩定性呢?
高管、股東“突擊低價”入股?
事實上,早在2017年,錦盛新材就對上市發起過一輪沖擊。
彼時,公司擬登陸主板,發行不超過2500萬股,募資3.28億元用于年增產1500萬套化妝品包裝容器技改、4500萬套化妝品包裝容器新建以及研究開發中心建設項目。
隨后,2018年3月,錦盛新材主動申請撤回申報材料。對此,發審委要求公司說明前次撤回申請的原因,以及相關導致撤回申請的事項是否落實或消除。
對此,錦盛新材在回復財經網采訪函中表示,“2018年3月,根據公司的發展戰略以及長遠規劃,經與保薦機構友好協商,決定撤回首次公開發行并上市申請”。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錦盛新材擬主板IPO前一年,即2016年,公司進行了三次股權轉讓,且每次估值迥異。
2016年2月,公司實控人阮榮濤以3.33元/股,將持有的公司9%、4%、3%股權轉讓給洪煜、郭江橋、何文銓,轉讓價格合計約為2066.47萬元。洪煜、郭江橋分別為公司副董事長、董事,以此估算,公司當時估值約為1.29億元。
兩個月后,阮榮濤再次將持其有的30.6%股權,以4元/股轉讓給上海立溢、王建潮、葉立方、王秋良,轉讓作價合計約為5153.04萬元。其中,王建潮為公司關聯法人紹興市上虞中金黃金飾品銷售有限公司、紹興市錦舜投資有限公司的股東,彼時公司整體估值約為1.68億元。
在2016年7月第三次股權轉讓時,公司實控人阮榮濤、高麗君以6元/股的價格將其所持1.5%、5.5%的股權,轉讓給錦盛投資,本次轉讓金額合計為1768.2萬元,粗略統計公司整體估值為2.53億元。
錦盛投資為員工持股平臺,成立于2016年。阮榮濤、高麗君均為其股東,二者分別持股23.93%、14.29%,其他46名出資人合計持有出資比例61.78%。
半年以后,錦盛新材發起主板IPO。據國際金融報此前報道,本次錦盛新材估值目標高于13.11億元,前后時間相差不足半年,公司估值猛增5倍。這不免讓人生疑,公司是否存在向部分高管及關聯方股東進行相關利益輸送呢?
此外,通過對比新舊兩版招股書,公司前后披露的2016年產品產量、銷量數據還出現不一致的情形。

來源:招股書
回溯2017版招股書,2016年錦盛新材產品銷量為5892.14萬套;而最新一版招股書顯示,2016年公司產品銷量為6208.3萬套,前后數據相差316.16萬套。
除此之外,公司2016年產量的數據也出現偏差。在2017版招股書中,2016年公司產品產量為5900.82萬套,而在最新招股書中,2016年公司產品產量為6188.67萬套。
但令人意外的是,在新舊招股書中,公司2016年的營業收入卻是相同的,均為2.89億元。
對此,錦盛新材表示,“上述差異是由產銷量統計口徑差異導致。更新后的統計口徑能更為準確地反映公司的產能利用情況。本次申報中,2016年-2019年1-6月公司均采用同一口徑披露生產、銷售數量”。
關聯交易頻繁,供應商環保違規
根據中國產業信息網與中商情報網數據統計,2012-2017年,浙江、廣東兩省的塑料制品穩居全國前列,其中2017年,浙江以13.78%的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而錦盛新材就發家于浙江。
錦盛新材前身為成立于1984年的上虞華光電訊器材廠,后更名為 “上虞市電子電器職業學校實驗廠”,1997年改制為上虞市錦盛塑料包裝有限公司(下稱“錦盛包裝”);隨后,2002年阮榮濤受讓錦盛包裝55%股權,高麗君受讓錦盛包裝45%股權,二人為夫妻關系。
歷經多次股權轉讓、增資后,阮榮濤、高麗君合計控制公司46.82%的股權,共為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其中,阮榮濤直接持有公司27.1%股權,高麗君直接持有公司3.72%的股權,二人通過錦盛投資間接控制公司7%的股權。
同大多數擬IPO企業一樣,錦盛新材也是家族企業,與實控人及其親屬存在多起關聯交易,然而,頻繁的關聯交易背后是否暗藏“貓膩”呢?
報告期內,因自身產能有限,錦盛新材曾向實控人親屬控制的企業順源塑料、新凱包裝、新弘包裝、華祥塑料、圣克思塑業采購零部件。

來源:招股書
2016年,公司向新弘包裝、順源塑料、新凱包裝、華祥塑料、圣克思塑業采購零部件金額分別為435.02萬元、426.95萬元、219.02萬元、114.55萬元、68.18萬元,占同類交易金額比例分別為3.57%、3.5%、1.8%、0.94%、0.56%。
2017-2019年6月,公司逐漸減少了關聯交易,僅向新弘包裝采購零部件,金額分別為443.42萬元、1173.39萬元、528.32萬元。2018年至今,新弘包裝位列公司前五大供應商名單。
天眼查顯示,2017-2018年,上述關聯方存多起違規行為。
2017年8月,新弘包裝因污水總排口廢水超標而被紹興市上虞區環境保護局依法立案并處罰款1558元。一個月后,上虞區環境保護局在復查時發現,新弘包裝未按要求停止環境違法行為,仍持續超標排放水污染物,屬拒不改正違法行為,對其處以罰款43624元。
2017年,順源塑料年產500萬件化妝品包裝注塑生產項目因未經環保部門審批、未建設配套的環境保護設施就投入生產,被上虞區環境保護局責令停止生產,并罰款5萬元。此外,2018年,華祥塑料制品建設項目未經環評報批擅自開工建設并投入生產,被行政處罰。

來源:天眼查
此外,財經網還注意到,錦盛新材前五大供應商之一的紹興市怡合塑料包裝有限公司(下稱“怡和塑料”)報告期內也頻繁發生違規事項。
2016年,怡和塑料因未設置危險廢物識別標志,被處以罰款3萬元;2017年8月,怡和塑料因私設排污口或暗管、超標排放水污染物及大氣污染物,三次受到上虞區環保局的處罰,合計罰款金額為21.8萬元。
一般來說,為保證化妝品的安全性,確保生產的包裝產品能滿足質量和安全要求,化妝品企業對包裝供應商的資質要求比較高。然而,錦盛新材的關聯方、大供應商卻屢屢出現生產、環保違規等問題。交易之前,錦盛新材是否會對關聯方、大供應商的資質進行評估呢?
推薦閱讀
作為國內首家“A+H”股女裝上市公司,上海拉夏貝爾服飾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03157.SH、6116.HK,下稱“拉夏貝爾”)如今卻身陷泥潭。 11月2>>>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錦盛新材二闖關:股東低價入股疑利益輸送,供應商環保違規多次被罰
地址:http://www.brh9h.cn/a/shuju/309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