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蒜你狠、豆你玩、到天價大蔥,這一切與傳統農產品流通模式多級批發多級零售層層加價、流通信息不透明有關。如果物流業強大,農產品電商渠道流通,中間環節將大幅減少,這也將平抑物價。” 全國政協委員,浙江省林業廳副廳長吳鴻說,近年來,隨著國內電子商務市場迅猛發展,對于物流產業拉動作用也日益明顯,他呼吁,借電子商務發展之機,大力發展物流體系基礎設施建設,建立電商物流流通體系,既可促進培育網購新的消費增長點、提升內需,又可平抑物價,提高民眾生活水平。
國家郵政局數字顯示,2012年全國規模以上快遞業務收入首次突破1000億元,同比增長39.2%。全國規模以上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完成56.9億件,同比增長54.8%。數據顯示,快遞行業已經連續5年實現超過27%的增長,其中50%以上營收來自電子商務。
但是,與日新月異的電子商務發展相比,目前我國電子商務物流基礎設施仍然較弱。吳鴻指出,按國土面積和人口數量計算的運輸網絡密度,我國僅為1344.48公里/萬平方公里,而美國為6869.3公里/萬平方公里,德國為14680.4公里/萬平方公里,印度為5403.9公里/萬平方公里。
正是物流基礎薄弱,造成了一系列問題:在我國農村、偏遠地區農產品生產信息不對稱,蔬菜水果等農產品賣不出去在農村爛掉,城里消費者卻不得不花高價購買;農產品流通經過多級批發、零售,每個環節加價5%至10%,成本轉嫁到零售價格中;由于信息發布機制缺失,近年來從“蒜你狠”到“逗你玩”再到近期的“天價”大蔥現象頻頻發生;全社會物流運行效率偏低,社會化物流需求不足、專業化物流供給能力不足,不少電商企業甚至不得不投入巨資自建物流成為發展包袱,不利于社會效率的最優化。
對此,吳鴻建議,物流基礎設施作為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產業,政府應充當投資主體的角色。盡管民間需求旺盛,但由于物流基礎設施投資大,回收期長,投資的社會效益遠大于經濟效益,一般企業的投資能力和積極性都有所欠缺。同時,大力發展社會化物流,提高資源利用率,降低物流企業負擔。
電子商務的發展,也將成為物流發展的最大原動力。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數據,2012年中國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已達13205億元,同比增長64.7%,占到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6.3%,其中僅阿里巴巴旗下天貓和淘寶就突破1萬億元,而網上購物75%的交易需要傳遞實物。因此,不少電子商務企業均積極投入物流業,凡客、蘇寧、京東均投身物流業,阿里巴巴也牽頭行業企業、資本及金融機構,計劃共投資1000億元籌建一個智能物流網絡,項目建成后可支撐日均300億元的網絡零售額。吳鴻表示,應充分重視信息化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支持電子商務服務業平臺,鼓勵電子商務平臺供應商發展,以此為基礎加快發展新型流通模式。
推薦閱讀
2010年初夏,上海青浦。 安能物流在青虹物流園內安家,與做合同物流的新英源成為鄰居。 在此之前,新英源主要靠分散的公路專線完成貨品運輸。鄰居安能的到來,讓新英源有了其他的選擇。 “直白地說,我們是物流公司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吳鴻:建立現代電商物流體系有利于平抑物價
地址:http://www.brh9h.cn/a/wuliu/20130304/261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