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安全問題事關千家萬戶,江南大學紡織服裝學院沈雷教授團隊“基于交互技術的智能兒童安全服裝研究與產業化”項目,通過現代科技手段,使服裝具備定位追蹤等功能,為解決兒童近場走失安全問題提供“保護衣”。該項目填補國內外智能交互兒童安全時裝設計研究的空白,在近日召開的第四屆中國服裝科技發展大會上,獲得2017年服裝科技進步獎。
據沈雷介紹,“基于交互技術的智能兒童安全服裝”項目利用數據交互通信感應技術,采用數字產品和信息服務信號交流互動式反饋的方法,結合NFC、iBeacon、GPS、藍牙,改性纖維、夜光纖維等新科技、新技術,將智能安全元素、流行趨勢預測融入到以基本實用性為基礎的童裝產品設計中,設計出具有特殊安全功能并符合流行創新智能服裝。“孩子穿上這款智能兒童安全服裝,遇到危險時,只要朝自己的手機靠一靠,不用說任何話,就會給指定的手機發送求救信息,同時把具體定位發送給對方。指定手機可以設定為父母的、朋友的、警察,也可以設定報警同時發出模擬警笛聲音,嚇退歹徒。”據悉,獲獎的實際上不是單一的一件服裝,是一個包括智能定位、醫療健康、交通安全、創新功能的完整產品系列。
沈雷是江南大學紡織服裝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此前,他曾獲得國內外服裝設計大獎十二個。談及如何開始智能兒童安全服裝研究項目,沈雷說作為設計師總想做些和別人不一樣的東西,“設計不能總是款式、色彩、面料三元素,想要有所突破,想到服裝和人生活密切相關,能否拓展它的社會功能,開始對服裝的安全性,對智能設計產生興趣。”從2008年開始,沈雷便指導研究生開始相關研究。沈雷說,服裝安全和信息安全、食品安全一樣,都是國家戰略關注的核心之一。“以服裝安全設計包裝為載體,達到消除或預警人體安全隱患目的,對兒童來說意義尤為重要。”
目前該項目獲得了國家自然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江蘇省產學研前瞻項目等支持,獲批5個省級研究生工作站,獲得58個授權發明、實用、外觀專利,去年還獲得了中國商業聯合會的科技進步一等獎。在沈雷教授看來,和大數據、云計算、醫療遠程診斷的結合還會帶來很多新的機會,作為“時尚”與“科技”結合的智能服裝也許就是下一個風口。
推薦閱讀
佐爾目前正在開發將旭化成研發的可伸縮性導電纖維“Roboden”用于救生衣制造,及根據心電圖等人體信息利用自動體外除顫器的技術。由此,旭化成推出的智能服裝更適用于急救和病情管理。>>>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江南大學研發智能服裝保護兒童安全
地址:http://www.brh9h.cn/n/fushi/2260.html
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