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在一個小行星護衛帶的中間和敵人交戰,但是我忘了我把控制器放在哪里了!好像是在我的左手邊,但是我看不到;只能笨拙地摸索。誒,這好像是我的論文,嗯,貌似我撞翻了桌上的蘇打水。奇怪,我的游戲控制面板應該是在這附近的……可我看不到!嗷~我被敵人擊中了。我掉血了!沒辦法,只能用頭盔上自帶的觸摸板了……
我希望我有個能夠隨身攜帶的觸摸板,它有多余的按鈕,或者運動控制器。我希望這塊觸摸板能夠在其他地方也可以使用,并且方便使用:這樣我就能夠在游戲中非常輕松地操作它。
我戴著VR頭盔正在玩游戲,這時候,手腕上的Apple Watch震動了。可是我正戴著頭盔,沒法看手表屏幕。不過我能感受到Apple Watch的震動,我希望它能夠在游戲中也能幫到我。”

VR技術通過3D沉浸式眼鏡,將用戶帶入虛擬世界;沉浸式頭盔能夠跟蹤頭部運動,但是,如何讓用戶同VR世界更好地互動,一直是一個正在持續攻克的難題。大多數的設備,比如Samsung Gear VR頭盔,通過藍牙控制器,或者是頭盔上自帶的控制板,來實現用戶在VR環境下的導航工具。有些設備的局限性更大,它們要求用戶通過點頭這個動作,來完成導航。在VR世界中,用戶需要更好的交互體驗,更好的導航工具。
當然,這個問題會隨著控制技術的不斷發展被慢慢解決。比如,微軟的HoloLens已經做到了,通過攝像頭掃描用戶頭部運動來實現在VR中的位置移動。Oculus也發布了Oculus Touch,這款手持式控制器將能夠很好地同Oculus Rift頭盔配合使用。Sony公司的Project Morpheus以及HTC公司的Vive都有自家獨特的手柄。但是,這些解決方案都有一些共性:設備體積都偏大,并且必須依靠在各自公司開發的系統平臺下才能運行,操作的目的性強,只適用于一些特定功能。對于移動的VR體驗,我希望這樣的控制設備能夠更小,更加便攜,并且隨時可以上手。

小編試用Samsung Gear VR一個月之后,最大的感觸是:這款頭盔缺乏簡單便捷的輸入體驗。小編并不喜歡頭盔一側的觸摸板,每次要摸到它,還得費不小功夫。Gear VR提供的游戲輸入板對于一些游戲來說確實挺有用,但是對于基礎的導航來說,并沒有什么用。小編更加偏愛小型的、手持導航設備。
智能手表,擁有非常大的開發空間,適用的場合非常多。拿小編個人來說,我用我的手表發送短信、跟蹤個人健康數據、查看天氣情況……當然,還有查看時間。小編必須指出的一點是,智能手表本身就是一個小型控制器。拿Apple Watch來說吧,它內置了加速度測量器和陀螺儀;這就成了一個運動控制器。此外,Apple Watch還有觸覺感知功能,意味著可以提供震動反饋;觸摸屏,能提供力量感知;Apple Watch還有麥克風,甚至還自帶了幾個按鈕。最重要的是,小編會一直戴著它,因此隨時都能使用它。
現在,Apple Watch可以作為iPhone的遠程遙控器,控制iPhone中的一些功能,比如:回放音樂,拍照等等。它還可以作為Apple TV的遙控器。但是,小編相信,它能做的遠不止如此。為什么不能將Apple Watch開發成為眼鏡的遙控器呢?或者是游戲頭盔的遙控器?如果我可以通過控制我的手表,來實現眼前屏幕中場景的轉換,那該有多棒!這就像是擁有了虛擬世界的遙控器。今年秋天,一些相應的APP即將發布,小編認為這預示著人們正在思考VR與智能手表相結合的開發前景;如果還有人沒有考慮過這點,小編認為這些人確實該慎重地想一想。
對于Samsung的下一款Gear智能手表,小編希望它擁有作為Gear VR遙控器的功能。此外,小編還希望正在探索AR技術的開發者們,也把智能手表與AR的結合考慮進去。接下來,勢必會有更多的VR的輸入設備進入市場,比如Oculus Touch以及HTC Vive的魔法手柄。但是,小編堅持這樣的觀點:要尋找對于移動VR最好的輸入體驗,答案就在我們的手腕上。
本期文章由可穿戴設備小樂為您翻譯閱讀,同時也感謝勵志的句子小編的大力配合。如果您對于智能家居和平衡車還有更多興趣請點擊藍色字體穿越把!
推薦閱讀
Google推出了自己生產的Google Glass眼鏡設備后,接著就有消息指出Apple正在研發Apple Watch,而搶先一步的三星早已推出Gear智能手表設備。比起戴起來十分顯眼的眼鏡>>>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智能手表和VR不得不說的故事
地址:http://www.brh9h.cn/n/shoubiao/886.html
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