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火力發電網訊:對于我國實現“雙碳”目標而言,國家整體性、系統性的目標和任務需要分解到各地方,這當然應該包括原煤生產大省。
多年以來,蒙晉陜新等原煤生產大省都已建立起了以煤炭為基礎的能源結構和經濟結構。在我國奮力實現“雙碳”目標的過程中,蒙晉陜新等原煤生產大省將面臨日益嚴苛的政策、資金、市場環境和輿論環境。但在幾乎每年都要頻繁出現、多地出現的電力保供情況下,蒙晉陜新等原煤生產大省又要開足馬力保障煤炭供給。短期保障與長期轉型之間糾結錯綜,短期措施與長期戰略之間頂牛偏離,市場與政策之間失衡錯配。
在此背景下,如何確保原煤生產大省能源結構、經濟結構的本質轉型、可持續轉型和公平轉型,避免將“資源賦能”轉變為“資源束縛”,甚至“資源詛咒”,將是一個重大的經濟社會問題。
筆者認為,應該將推動原煤生產大省的轉型工作建立在客觀認識和理解原煤生產大省的煤炭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基礎之上。
(來源:微信公眾號“先思錄”ID:foresight-thinking 作者:尹明)
1.原煤生產大省近年的產量、調入和調出情況
按照原煤進出本省情況,某省原煤可消費量主要是由本省生產量、從外省調入量、進口量和向外省調出量決定的。
表1-表3分別給出了2016-2019年我國十大原煤生產省份原煤產量、原煤調入量和原煤調出量情況(紅色括號表示負數)。
表1. 2016-2019年全國原煤生產十大省份原煤產量及年增量情況(萬噸)
表1表明,2016-2019年間,內蒙古、山西、陜西、新疆原煤累積增長了大約2.5、1.6、1.2和0.8億噸。貴州、安徽、河南、山東原煤產量持續減少,2016-2019年間,分別累積減少大約0.37、0.12、0.1和0.1億噸。原煤生產基地向頭部企業集中的趨勢日益明顯。
表2. 2016-2019年全國原煤生產十大省份原煤調入、進口量及年增量情況(萬噸)
表2表明,2016-2019年間,山東、寧夏調入原煤量累積增長了0.66、0.41億噸,分別相當于2019年原煤產量的55.5%和54.3%。安徽原煤調入量累積減少0.29億噸。陜西、貴州的原煤調入量持續增長,分別相當于2019年原煤產量的0.8%和5.9%。內蒙古、山西和安徽、河南的調入原煤量的各年變化,呈現較大幅度波動,其背后原因值得深入探究。
表3. 2016-2019年全國原煤生產十大省份原煤調出量及年增量情況(萬噸)
表3表明,2016-2019年間,內蒙古、陜西、山東、河南、云南的原煤調出量累積增長了約1.20、1.13、0.39和0.27和0.12億噸,內蒙古、河南、云南的煤炭調出量保持逐年增長的勢頭。安徽原煤調出量累積減少約0.47億噸,并保持逐年減少的趨勢。
2.原煤生產大省可消費原煤量
某省可消費原煤量=其生產量+從外省調入量(含進口量)-向外省調出量。
根據表1-表3,可以得到2016-2019年全國原煤產量十大省份分年可消費原煤量及四年平均可消費原煤量,如表4(按照平均可消費原煤量排序)。
表4. 2016-2019年原煤生產大省分年及平均可消費原煤量(萬噸)
在不計及損失情況下,某省可消費原煤量主要被使用在該省統計范圍內的加工轉換環節(如火力發電、供熱、煤炭洗選、煉焦、煤制油等)和終端消費環節(農林牧漁業、工業、建筑業、交通運輸、居民生活等)。
在現階段,原煤在我國很多省份的能源結構中占據最大的份額,火力發電原煤用量在很多地方原煤消費結構中是占比最大的。例如,2019年,新疆、安徽、寧夏等省份火力發電原煤消費量占其可消費原煤量的比例分別達到57.3%、55.7%和51.8%。
由表1-表4數據可見,原煤生產前十位省份的原煤生產量與可消費原煤量的匹配程度差異較大。
山西是我國原煤消費量第1大、生產量第2大的省份。山西近4年平均可消費原煤量分別是排名第2的內蒙古、排名第3的山東的1.9倍和2.1倍。
原煤生產量第1的內蒙古和排名第3的陜西的各年原煤生產量分別是自身原煤消費量的兩倍左右,為其他省份提供了大量原煤,內蒙古、陜西平均每年要分別調出6億噸、3.5億噸原煤。
原煤產量排名第6的山東、排名第8的河南,其原煤年消費量分別是各自原煤產量的3倍、2倍左右,需要大量的省外調入原煤,山東、河南平均每年要分別調入3億噸、1.5億噸原煤。山東近年的調入原煤量還有增長的趨勢。
這說明,我國原煤生產大省也存在原煤消費的保障能力差異。有些省份產量大,但消費量更大,需要大量外部調入原煤支撐,承擔著凈消費者的角色。有些省份原煤產量遠超自身消費量,承擔著凈供給者的角色。在制定我國煤炭及相關行業“雙碳”路線圖或頂層設計時,我們需要加以關注此問題。
3.原煤消費保障能力
為了說明各省原煤生產量對其原煤消費量的保障能力,本文定義“原煤消費保障率”指標如下:
原煤消費保障率=原煤生產量/可消費原煤量
原煤消費保障率=1時,保障平衡狀態,說明該省原煤消費量與自身原煤生產量相匹配,基本可實現自給自足。
原煤消費保障率<1時,保障不足狀態,說明該省原煤生產量不能滿足自身原煤消費的需要,需要從外省調入或進口原煤。
原煤消費保障率>1時,保障充足狀態,說明該省原煤生產量能夠滿足其原煤消費的需要并有富余量可用于調出其他省份或出口。
表5給出了十大原煤生產省份的原煤消費保障率情況(按照四年原煤平均消費保障率排名)。
表5.2016-2019年我國十大原煤生產省份的原煤消費保障率
推薦閱讀
北極星風力發電網訊:9月15日,定西市發改委發布《關于定西市“十四五”第一批(2021-2022年)風電、光伏發電項目競爭配置結果的公示》,其中共有三個風電項目,中建航天氫能>>>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對我國“雙碳”戰略的思考5:避免“資源賦能”變成“資源束縛”(中)
地址:http://www.brh9h.cn/nengyuan/jieneng/311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