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18
隨著國家“雙碳”目標的加速推進,工業園區對綠色低碳轉型的需求不斷增強。為加快技術應用擴散,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第一批先進適用技術名單》,北京理工大學與思安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申報的“基于工業企業柔性負荷的源網荷儲一體化關鍵技術”成功入選。該技術通過整合電力、熱能、儲能及負荷管理,特別是利用峰谷電價差和余熱資源,幫助工業園區顯著降低能源成本并提升系統的運行效率。
在目前的應用中,這項技術展示了出色的經濟效益,典型項目的20年壽命期內可獲得超過5000萬元的收益,具有極強的經濟可行性及復制性,成為推動能源高效利用和綠色轉型的標桿技術。
國際先進,AI智能與綠色化的完美結合
“源網荷儲一體化關鍵技術”通過整合電源、電網、負荷和儲能資源,構建了新型電力系統,實現了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平衡。該技術的核心創新點在于:
多溫區儲熱技術與余熱余能發電系統耦合:
通過將多溫區儲熱技術與工業余熱發電系統深度耦合,將傳統不可調節的負荷轉化為柔性負荷,實現能源的智能化調度。這一技術不僅能夠有效減少能源浪費,還能充分利用工業園區的余熱資源,結合峰谷電價差,可使綜合能源費用減少10%~25%。
SiACT Energy-AI 人工智能引擎:
引擎基于多種優化算法,能夠動態調控源網荷儲一體化系統的運行。通過實時數據反饋和智能調整,該引擎能夠優化設備運行策略,降低能源消耗,提升系統的綜合能效。其智能化管理能力為工業園區的能源系統提供了高效、靈活的運行模式,進一步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可實現企業綜合能耗下降8%~15%,能源智慧化、信息化水平達100%。
三網聯動優化調度:充分聚合余熱發電配置儲熱、新能源發電、內部可控電負荷及電轉冷、電轉熱、電轉壓縮空氣設備等不同柔性負荷,利用SiACT Energy-AI進行多負荷預測以及多負荷間的智能匹配及實時擬合,通過電網、冷網、熱網的三網聯動優化調度,實現了新能源消納、并網安全性及經濟性的最優平衡。
該技術已在鋼鐵等高耗能行業中得到廣泛應用,并成功入選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節能技術裝備推薦目錄(2022版),獲得了多項國家級獎項和專利認可。
降本增效,投資回報率高
“源網荷儲一體化關鍵技術”不僅具有技術先進性,還具備顯著的經濟效益。該技術通過峰谷電價差和余熱余能資源的充分利用,顯著降低了工業企業的能源成本。
以山西建龍實業有限公司的應用案例為例,該企業通過引入5MW熔鹽儲能系統與100MW煤氣發電機組耦合,成功將原有剛性負荷轉變為柔性可調節負荷,顯著提升了機組的調峰能力,儲熱量達79.5MWh,實現年調峰電量820萬KWh,年收益達850萬元,經濟效益顯著。生命周期碳減排18萬噸以上,助力企業能源結構的轉型升級。
廣泛應用場景,助力高耗能企業綠色轉型
該技術主要面向鋼鐵、有色等高耗能行業,適用于具有“電、熱、冷、氣、水、風、光”等多種能源品種供應的大型企業。通過“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的實施,企業能夠實現節能減排、降本增效,并提高新能源消納能力,目前,該技術已在鋼鐵、裝備制造業、戰略新興產業等多個行業成功應用。
行業引領,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源網荷儲一體化關鍵技術”不僅為高耗能企業提供了綠色轉型的解決方案,還為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提供了重要支撐。未來,思安新能源將繼續深化技術研發,推動該技術在更多行業和地區的應用,助力國家“雙碳”目標的實現。隨著該技術的廣泛應用,預計到2026年,我國余熱資源市場規模將達到2930億元,思安新能源有望在這一領域繼續引領行業創新,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基于工業企業柔性負荷的源網荷儲一體化關鍵技術”成功入選工信部第一批先進適用技術名單,標志著該技術在智能化、綠色化和經濟性方面的卓越表現得到了國家層面的認可。該技術目前已形成了可復制的技術框架和應用規范,為不同行業提供了可快速落地的解決方案。并在鋼鐵等高耗能行業中得到充分驗證,顯著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和經濟性,具備廣泛的推廣價值。未來,思安新能源將繼續以技術創新為驅動,推動能源高效利用和綠色轉型,通過技術標準化和規模化推廣,助力更多行業實現低碳化、智能化發展,為構建可持續發展的能源體系貢獻力量。
推薦閱讀
近日,由國網西藏電力公司清潔能源創新發展中心主辦的“西藏構網高質量發展研討會”上,來自電力企業、科研院所及行業專家等,通過深度探討西藏構網技術應用及創>>>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首批國家級認證!思安“源網荷儲一體化”技術領跑工業低碳轉型
地址:http://www.brh9h.cn/nengyuan/nydongtai/315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