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生產維護(TotalProductiveManagmet,簡稱TPM)是日本于70年代提出的設備管理維護理念,是一種需要全員參與的全面生產維修方式,通過建立一個全員參與的生產維護系統,使設備性能達到接近理想的狀態。但在實際操作時,有很多公司在實施TPM策略的過程中,只了解了概念,至于如何落地還無從下手,一些細節也無法落到實處。為此,上海華越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越國際")特地邀請了兩位來自大型跨國制藥企業的資深設備專家,詳細針對該藥企在推行TPM策略中的具體模式,就TPM落地實施中出現的一些典型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目前這家藥企處于行業重要位置,業務遍布全球100多個國家,有數萬名員工。在中國也設立了2座工廠,產品均面向中國市場,他們的經驗對于需要實施詳細TPM策略的同類企業具有非常好的借鑒。
華越國際邀請的兩位專家都是頂尖985高校畢業的高材生,他們于同一年進入該藥企,至今已經任職十多年,在各自任職領域具有非常豐富的經驗,對設備管理和維護有著獨到的見解。其中一位是負責介質系統維修的高級經理,剛入司時在工藝部門從事介質服務(項目方面)工作,后來轉到介質運營團隊,2010年后主要負責介質方面的維修和設備的校驗,如冷凍機、空壓機、純水機、注射水機器等;另一位是負責片劑設備維修的高級工程師,入司后經歷過包裝機械、針劑、片劑、固體制劑等部門的歷練,都是從事跟生產設備相關的日常維護、緊急搶修、項目建設等相關工作。他們對自己公司的TPM相關管理工作進行了詳細介紹,指出了設備管理中一些主要問題,同時對供應商今后的合作模式提出了期望。
借鑒:巨大體量提供的絕佳樣本
中國工廠的生產設備基本上都是從國外進口,個別固體制劑設備是國外品牌本地化生產。將來也有一部分設備會國產化,但是從非核心環節如最末端的包裝等開始,核心的生產環節相當長時間內還是要依賴進口設備。
目前主要制藥設備有以下幾種類型:
一是固體制劑類設備(片劑)主要有流化床、高效粉碎機、混合機、壓片機、包衣機、膠囊機等;
二是包裝類設備,主要有藥板機、裝盒機、熱塑機等;
三是針劑類設備,主要有洗瓶機、灌裝機、凍干機等;
四是介質類設備,主要是冷凍機、空壓機等。
國產化是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而至于是選擇進口還是國產設備要看公司的策略,如果公司是以低成本、主攻國內市場的話,國內的設備應該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是要求比較高,需要出口,還要去拿各個國家相關的認證之類的產品,用國外知名的品牌制造相對會好一些。
策略:以可靠性維護為核心的TPM分類評估
從2008年開始就實施TPM,把預防維護進行了分類,一部分是按基于條件的監管(CBM)開展,一部分是按時間周期來開展。
目前實施的是在設備分類基礎上以可靠性維護為核心,遵循“評估—分類—FMEA模式”的流程,進行相應評估,把設備上的各個部位分為預防性維護和自主性維護的管理維護策略。
該策略的第一步是將設備分類,對設備進行一個重要程度的關鍵性評估,區分核心設備和非核心設備,主要依據2個維度,一個是對業務運營影響,主要是質量,將運營可用性作為一個維度,另一個是資產的可維護性的維度來打分,通過對著兩個維度打分評估進行分類。
第二步對每一個核心設備進行故障模式分析(FMEA),通過FMEA對設備的可發現性、故障嚴重性進行打分和分類,得出哪些部分要做事后維護(不是特別重要,壞了后可以維修),哪些要做維護改善,而哪些需做預防維護,如一些打印機完全壞了再修也來得及,就可以做事后維護;排查整臺設備里最小的模塊損壞的嚴重程度,根據這個程度來決定是預防性維護還是事后再維護,還是現在就不可接受需要現在進行改造,極大的方便了設備管理維護的后續動作。
而FMEA有一個標準模版,基本上各個領域都會用這個模式分析。主要是按照3個指標,即:可發現性、嚴重度和發生的頻率,做為打分依據,每隔一兩年調整一次后再重復使用。然后再根據打分再決定要不要改善。改善后再進行一次打分,如果發現分數還是過高,再做一次FMEA,把分數盡可能越降越低。
另外信息化是設備管理必不可少的手段,而設備管理維護有一個比較重要的指標就是設備綜合效率(OEE)。由于人工記錄有誤差,所以靠設備直連,檢測設備的實際產量,然后算出真實的OEE。目前已經在包裝線上應用了設備管理維護系統(CMMS),并應用了OEE評價指標,通過傳感器收集檢測整個OEE的數據,通過CMMS匯總處理分析,并將分析結果作為評價體系的依據之一。
預防:掌控關鍵風險點
設備管理過程中的主要風險有兩點,第一個風險點是備件管理,最大的問題就是備件缺失或者備件的型號不符。
由于行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根據要求制藥設備都必須做定期保養,片劑設備在日常保養中更換密封件頻率比較多,而介質設備中空壓機更換的備件比較多,軸承更換得比較多。這幾類設備和備件在維護保養成本中占了較大的比重。
在兩位資深工程師十多年的工作經驗中,經常會碰到一些影響較大、或者比較緊急的突發狀況,如制藥設備的備件采購沒有買齊而生產急需的情況,需要提前就準備好可行的替代方案,讓制藥設備在遇到突發狀況后能迅速排除問題,在保證設備所有的參數和數據都合格的情況下順利開啟。
如果是按照預防性維護管理設備的話,從理論上講備件應該會根據預防性維護的清單購買,但實際上很多時候備件并不是最近采購的,有些是隔十年或二十年買的。此外買回來的東西跟設備還不一定匹配,因為很多設備都是要供應商采購,他們也只能根據以往的經驗覺得某個設備可以通用,就直接發到廠里。然而在實際使用的時候就會發現各種問題,諸如備件型號標稱怎么少一兩位或規格略微不同等這樣的情況發生,這些都說明了備件管理工作相對更加麻煩一些,需要一套成熟有效的管理維護體系做支撐。
第二個風險點負責管理維護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的熟練程度與管理維護工作之間的匹配度。很多時候如果是因為一個小問題判斷失誤的話,就有可能會導致很大的問題,產生比較嚴重的后果。比如只是一個小小的零部件,稍微調整一下就可以解決問題,但是一旦判斷失誤,就容易出現大拆大弄的情況,后續恢復起來就變得更加困難,給設備維護管理帶來非常大的麻煩。
期望:供應商簽約合作降本增效
在設備維護上分為自主維護和專業維護,自主維護是指藥廠自己培訓車間的工人做一些基本的維護,而在專業維護方面則主要依靠供應商提供技術服務支持,他們的配合度是影響設備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從整體上來看,目前該藥企的設備供應商配合程度相比理想水平還是有一定距離,而且維保費用也較高。
從長遠角度考慮,其實藥廠更需要的是設備管理體系能夠長期穩定運行,他們非常希望國內供應商而不是國外的供應商來提供設備維保服務,這樣既能降低成本,也能縮短時間,最好是能與設備供應商簽訂年度維保協議的,建立長期穩固的合作關系,隨時滿足廠家的維保需求,使供應商售后力度水平和藥廠的維保成本相匹配,當然也更希望能夠有效降低設備維保成本。
總結多年的經驗,從具體的期望上講,更希望在設備維保服務中,能夠做到“一次性找到和解決問題”這樣的程度,舉例子說,某個備件需要替換,供應商不是非常簡單的提出備件替換就萬事大吉,藥廠實際上更希望供應商在充分了解設備基本性能和實際狀況的前提下,給藥廠提供專業性的意見,能夠提出有效的改進建議,給出充分的科學依據來證明備件確實需要替換。
其實無論是自主維修還是簽訂服務協議,人員都是關鍵。在后備人才培養上,對于新入行的設備工程師,華越國際邀請的兩位專家建議,如果有興趣愿意往這個方向持續深入發展的話,就要沉下心來專注于設備領域,同時還要往前看,從長遠的角度考慮是往技術方面發展還是項目管理方面發展,有的放矢提前謀劃,力爭在所在的領域成為資深的專家。
推薦閱讀
有機溶劑噴霧干燥機為連續式常壓干燥器的一種。用特殊設備將液料噴成霧狀,使其與熱空氣接觸而被干燥。有機溶劑噴霧干燥機用于干燥有些熱敏性的液體、懸浮液和粘滯液體>>>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透過跨國制藥巨頭模式探秘TPM的落地
地址:http://www.brh9h.cn/yiqi/baitai/43.html
1/2 1